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魂牵梦萦为纸鸢

2014/4/24 11:38:58 点击数: 【字体:

 
魂牵梦萦为纸鸢
 
    风筝起源于中国。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他的学生鲁班改进风筝材质,用竹子做风筝,演进成为今日的多线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从隋唐开始,造纸业日渐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如今,每年春天,开封城中大大小小、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风筝随风而舞,到处都是“春和景明”的景象,非常壮观。很多80后、90后并不知道,古城开封制作的风筝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可以说汴梁风筝誉满天下。
 
    薛文义,1945年生,开封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风筝协会副秘书长。他自幼喜爱民间工艺,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省、市风筝比赛和工艺展,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大奖。1996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并被收入《世界华人文艺界名人录》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是我市目前为数不多的集创作设计、手工制作于一身的全能手工艺人。

    口号:

    汴梁风筝誉满天下, 亟须年青一代继承和发扬。

    开封风筝历史久远

    说到风筝,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潍坊。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开封风筝历史久远,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开封市井中,就有放风筝的场景。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罢朝余暇放纸鸢为戏。三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开封风筝制作精良、造型优美、设计独特,受到众多风筝爱好者的青睐。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开设很多“第二课堂”手工课,我兼任手工课的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制作手工艺品,其中,做风筝就是广受学生喜爱的手工课。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做了风筝在龙亭附近放。从1983年开始,在午朝门广场上经常看到放风筝比赛。随着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放风筝比赛也多了起来。

    1985年,市里举办开封市首届风筝大赛,我和同事制作的风筝连续拿下“最佳工艺奖”、“最佳画工奖”、“最佳设计奖”等诸多奖项。1986年,全国第一届风筝邀请赛在潍坊举行,开封市派出代表参加。1987年,开封队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风筝比赛……一直到1995年,这10年间,开封风筝手工艺人和风筝爱好者不断参加全国及全省比赛。

    开封风筝,从外观上看,主题健康向上,形神兼备,造型优美,色彩绚丽;从制作技艺上说,造型工艺合理,制作精美,体态轻盈,衔接完整。从1989年的北京国际风筝会优胜奖,到1993年开封国际风筝会第一名、全国第三届风筝比赛第六名,再到现在的全国农民运动会金、银、铜奖,开封风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是以“龙”为主题的各类风筝几乎独占鳌头,不断有全国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慕名而来。开封风筝,在国内外水平绝对是一流的。

    风筝“四艺” 并不简单

    风筝大体分为四个类型,包括硬翅、软翅、硬板、软板。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这四字的内涵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如“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我制作的风筝,从设计到制作,全部由我一个人完成。制作一架风筝,首先要有创作主题,然后开始扎骨架。所有的竹篾,全部都是手工一条条刨光。扎骨架完成后,就开始糊。好的风筝,绝对是糊得平整、光滑、匀称,在糊之前,就会先把平面彩绘部分画好,等糊上去之后,再补充图案,同时添加装饰品,做最后的调整,这个时候,一架风筝基本上就做好了。最后一项就是放。会放风筝的人都知道,一架好的风筝和一名优秀的操作者是密不可分的。在风筝大赛中,除了风筝工艺要好,放风筝也需要技巧,娴熟的操作者可以将风筝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
年轻人负有传承重任

    如今,放风筝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制作风筝又会放风筝的人却越来越少,几乎都是从我们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时下的年轻人,能制作风筝的很少。一架风筝从设计到制作完成,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比如说彩绘,我现在用的材料是竹子和化纤布,绘制图案用的颜料是丙烯。为了使风筝色彩绚丽、匀称,有的地方一个颜色要刷上7遍甚至10遍。一架大型风筝,花费的时间更长,有时长达三个月。因此,制作风筝过程急不得,要慢工出细活。如此一来,做风筝就成了一件耗时费力的活儿。如今,学习做风筝的年轻人很少。

    我马上就70岁了,非常担忧的是,等我们这一代人做不动了,开封风筝由谁来传承,开封风筝的美名难道只能让后人从历史资料中寻找吗?因此,开封风筝亟须年轻人的参与。希望年轻人能够挑起传承开封风筝的重任,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原标题:魂牵梦萦为纸鸢)作者:马燕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汴梁晚报(2014-03-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