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丁香》演绎灶王奶奶故事” 系列三《郭丁香》三百年传唱不绝(2)
2013/12/10 16:36:4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这个杨玉彬是谁呢?固始的老木匠相传,杨玉彬原名杨二能,固始县东乡清河一带人。他出身乡绅不贪富贵,腹有字墨不恋仕途,酷爱民艺俗乐,喜欢木匠活,因此常遭家人责难,最后被逐出家门,以木匠为生,游走四方。
清咸丰六年,盛夏时节,百日无雨,沿淮大旱,田野龟裂,稻禾枯焦,因无水车提灌,只能眼看泉水白白流去。有个地主柳员外愁得饭吃不下、觉睡不好。这一天,年轻木匠杨二能登门,自称手艺高巧,一天能扎一张龙骨水车。柳员外半信半疑,把小木匠留了下来。杨二能出言不虚,不仅一天能扎一张水车,而且精巧结实,惹得柳员外满心欢喜。
更让柳员外一家喜欢的是,每当夜晚,杨二能手中木槌在脆脆的木棒上一敲,敲打出无限韵味。他清清嗓子,用固始特有的方言唱道:
“杏眼灵灵三秋水,蛾眉弯弯柳叶长。粉脸桃腮映朱唇,糯米银牙玉生香”——郭丁香既美丽又能干——“那天丁香绣花树,蜜蜂飞来闹嚷嚷;那天丁香浇菜园,葫芦成对瓜成双……”是个完美的偶像级人物。
被媒婆欺骗,郭丁香嫁给浪子张万良。但她深爱丈夫,为让张万良体体面面地给姑母拜寿,她通宵不眠绣罗衫:“一更绣完衣前襟,牡丹花开在胸膛;二更绣完衣四角,彩云朵朵飘荡荡……五更绣尽丁香情,比翼双飞两鸳鸯。”
丈夫移情别恋,休了她。当她投河自尽被范三郎搭救后,两个人很快陷入热恋。成亲后两人勤劳3年,“寒窑变成范家庄。一条深沟绕宅院,宅院一片好瓦房”。
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被杨二能边唱边讲,演绎得回肠荡气。柳员外和老伴听得如痴如醉,员外千金玉叶听得一会儿涕泪交加,一会儿笑靥如花。天长日久,不光玉叶小姐一心要选杨二能为夫,连柳员外老两口也一心要招杨二能为婿了。至今民间还有“不怕门台高,只要会唱灶”的谚语。不过这个“唱灶”已演绎成“有一手特殊技艺”的意思,杨二能成了固始“唱灶”的第一人。
杨玉彬不断提高说故事的技巧,由平铺直叙发展为半说半唱。继而把说得滚瓜烂熟的故事全编成了唱词。这就是灶书的雏形。
“灶书没有本子,这个木匠班子和那个木匠班子唱的都不一样,这就给灶书《郭丁香》蒙上了一层迷雾。也给我们收集整理增加了难度。”固始县文化馆原馆长曹家振说。
灶书又叫灶连子(固始方言,指能说会道;贬义指胡扯八道、饶舌),连到哪儿是哪儿。艺人可以随机增加唱词,嘴巧多唱几句,嘴笨少唱几句。唱灶鼎盛时,据说《郭丁香》有上万句,可连唱几天几夜。木匠艺人吴江河说:“唱灶有多长,八千句八万句不止。”
这就使《郭丁香》里存在大量异文,出现相声里说的“关公战秦琼”之类的情节。“唱灶这一民间艺术,作为娱乐消遣的东西有时不讲逻辑,不能用条理化的东西来解释。”固始县文联主席赵家义说。
一边说唱一边编造,许多木匠艺人,白天在木料堆里推拉锯刨,晚上在东家的厅堂里说唱得有滋有味。每个匠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都在传承着杨二能做的事情。
因缘际会潘景娥成“第一个灶书女艺人”
在《郭丁香》中,郭丁香是绝对主角,戏份最重。长诗传诵300年来,咏唱者几乎全是男性。直到2005年,在第二次整理过程中,潘景娥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她被固始文联主席赵家义称为“300年来第一位灶书女艺人”,也是河南省新近评出的“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2006年11月底,记者在固始见到了潘景娥。43岁的她,身体瘦弱,眉目清秀,从化妆到服饰,都有乡村女艺人的特点,带点土气的讲究。记者联系采访时,她正跟着乡村剧团在安徽演出,我们自信阳赶往固始,她由安徽往固始赶。一见面,潘景娥便皱眉捂胸,抱怨晕车晕得厉害,举止也带点舞台化痕迹。
潘景娥是固始县城郊乡十里井村人,这是“灶书”起源最早的地方。该乡六里棚、十里井、东庙、陈庙村一带俗称“唱灶窝”。据当地老年人讲,在清末,十里井村就有“灶书班、花鼓灯班”,除木工匠人唱灶外,农人也学唱传唱灶书。大多在田间耕作时,边劳动边说唱,一人独唱或众人帮腔,充满了浓厚的民间文化气息。
潘景娥出生在一个民间艺人家庭,父母都是当地的民间艺人。家庭的影响,使得她从小对音乐、戏曲都很感兴趣。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大河报 时间:2006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