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冶铁铸剑文化探源
2013/3/19 9:57:27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我在西平县宣传文化部门工作19年,先后随省、市文物部门和中央级新闻媒体及省、市级新闻媒体多次到西平西部山区古棠溪、冶炉城遗址、战国冶铁炉遗址搞文物普查、考察和采访。并与西平县文管所长康晓华、河南棠溪剑业创始人高庆民有20多年的交情,对西平冶铁铸剑文化从认识到研究,今撰写此文用以抛砖引玉。
西平冶铁铸剑文化历史悠久
棠溪,地处西平县城西56公里酒店山区。棠溪因两岸生长棠梨树而得名。棠溪源头四面环山,矿藏丰富,据勘测,棠溪流域分布30多处优质铁矿,加上棠溪水淬火,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这里已是著名的冶铁铸剑圣地。在冷兵器时代,历史研究表明,兵器生产始于青铜冶铸,但青铜本身有质量缺陷。冷兵器技术质量改进,则是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战争的需求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冶铁技术促成了铁制兵器的生产。据著名学者李景华、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永宽考证,这一时期,棠溪、南阳、邯郸和临淄是著名的四大冶铁中心,唯独棠溪首创了铁剑的发明和生产,成为韩国重要的兵器制造基地,是兵器制造由青铜兵器向铁制兵器历史的跨跃。
在史籍中有众多棠溪冶铁和生产兵器记载。《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溪。”《史记》素隐注曰:“棠溪在西平,其水淬刀剑,特锋利。”《史记·苏秦列传》 载:“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冥山,又叫蜘蛛山,在西平境内)《史记》中又有这样记载:“天下之剑 韩为众, 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资治通鉴》载:“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上述典籍记载,历史九大名剑,皆出西平棠溪,棠溪剑又居九大名剑之首。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为考证西平棠溪冶铁铸剑史,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两次到西平实地考察,在其所著《中国通史简编》载道:“河南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都是韩国著名铸剑处。”据不完全统计,正史《史记》、《汉书》,地理类《水经注》、《太康地记》等典籍中,有关棠溪和棠溪冶铁铸剑文献记载30处。充分说明棠溪在中国古代冶铁和兵器制造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证明西平棠溪冶铁铸剑文化悠久的历史。
冶铁铸剑区域规模大、地域广
据李景华先生考证,西平古棠溪冶铁区方圆达480平方公里。以现棠溪流域西平县所辖原酒店乡、出山、芦庙、吕店、杨庄等乡镇为中心,辐射舞钢市、遂平县西北部、舞阳县东南和郾城县南部。如冶炉城、铁炉合庄、龙泉村、酒店等多与冶铁铸剑有关的地名、村名沿至今。据记载,十里棠溪,十里城,村寨无处不市景。冶铁铸剑戟的兵器制造业,又带动了商业、酿酒、餐饮 等行业的繁荣,这一盛况,自春秋战国持续到秦统一六国后的汉、晋、魏、三国、南北朝、隋及唐朝中期。历朝历代,官府都在此设有管理冶铁和兵器制造的铁官。 《汉书·地理志》、《清一统志》载有:“西平有铁官”、“西平汉置铁官”、“晋亦置铁官”。据考证,现今西平县原酒店乡政府所在地酒店,应是当时匠人、侠 客、商贾等饮酒餐饮的场所。跑马岭、找子营是兵卒跑马操练之地而得名。由冶炉城等打造的剑戟,从棠溪两岸的跑马岭、九女山等山中运出山外,也就有了沿袭至 今的出山镇地名。
棠溪丰富的矿产资源,适合铸造剑戟的物质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条件,加上棠溪山清水秀自然景观,大街小巷商铺林立,酒馆茶楼歌舞莺莺,吸引了各地众多官商、侠客和身怀绝技的名匠、铸剑师云集棠溪。《清一统志》说,当时棠溪“工匠七千之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形成了七千工匠铸剑戟、冶炉城里不夜天的壮 观景象。茶楼酒馆吟诗伴舞,山那边采石冶炼,炉火熊熊。有诗曰:“山峦依旧河水清,红楼歌女似前迎。春秋楚女扶醉去,留作倩影画里行。”
冶铁铸剑文化需要大力弘扬
西平棠溪冶铁铸剑从春秋战国至唐朝(公元808年)辉煌了1700多年。据《新唐书》载,唐宪宗平叛,唐李朔的副将马少良率兵攻马鞍山,取冶炉城,杀士卒,戮工匠,毁城池,棠溪冶铁铸造地毁于一旦。
据棠溪铸剑文化学者翟玉堂和西平县文管所长康晓华二位先生介绍,上世纪80年代投资20多万元,对棠溪河岸的“战国冶铁炉”遗址建起保护房,竖起了保护碑,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学者认为,西平棠溪冶铁铸剑文化实际代表了中国的剑文化之源、剑文化之根、剑文化之祖。也有的专家说,棠溪冶铁铸剑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和影响力。
可喜的是,冶铁铸剑文化又在西平得到了恢复和弘扬。河南棠溪剑业公司创始人高庆民父子两代,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钻研,终于使濒于灭绝失传的棠溪宝剑问世, 它的恢复,不仅是一种历史的延续,而且弘扬了一种民族精神。近年来,棠溪剑业公司,立足要把棠溪剑文化打造成知名的文化品牌,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还先后把精心打造的棠溪“国威剑”敬献全国人大常委会,研制的棠溪“奥运剑”送到北京国家奥委会,研制的“中华第一剑”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研制的“轩 辕乾坤剑”敬献丁亥年黄帝拜祖大典,还有香港、澳门回归剑等。
西平棠溪冶铁铸剑文化虽是西平独有的地方传统文化,更是天中乃至中华宝贵的文化财富,仍需各方大力弘扬。(张瑞云)(原标题:西平冶铁铸剑文化探源)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驻马店新闻网 原文时间:20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