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越调与毛爱莲(下)

2013/5/29 9:28:42 点击数: 【字体:


    (三)
  
    越调这一地方剧种由小到大,由衰到兴,由中原推向全国,一方面是由于越调界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与毛爱莲等优秀艺术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改革创新分不开的。
  
    越调虽然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历史悠久,但由于长期一直在农村演出,条件较差,同时旧越调艺人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前人传啥,后人学啥,前人咋传,后人咋学,致使这个剧种的剧本、唱腔和表演都比较粗糙,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对一个剧种而言,是致命的。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赢得更多的观众和更大的市场,永葆其艺术生命力。
  
    毛爱莲对越调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可以概括为改造、塑造和创造。
  
    改造就是对剧目的改造。据《越调传演剧目汇释》一书记载,越调演出的剧目有几百出,但大部分是传统剧目,包括许多名演员的私房戏也就是“流派戏”,多只为演员提供演出的台本,缺乏文学性,水词多。演员演唱时,随意性很大,随便加词,一出戏可演两小时,也可以演一天,甚至打情骂俏,污言秽语,毫无章法可言。毛爱莲一生演出的剧目,尤其是代表剧目《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白奶奶醉酒》以及《招风树》、《无佞府》等,都经过了不断的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改造。与传统剧目相比,在剧本的框架结构、戏剧冲突、矛盾设置、角色增删、人物性格、唱词对白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真正体现了推陈出新的要求,成为久演不衰的上乘之作。彻底解决了过去越调演出中不顾戏剧情节、人物身份、演出时间而随意溜的现象,在文学性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塑造就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世纪60年代以前,毛爱莲主攻闺门旦,在群众中享有一定的声誉。但这种声誉主要来自她的唱功,在表演上特色并不显著。60年代以后,通过演现代戏和样板戏,又主攻老旦,毛爱莲在表演上有了不少新的创造,显示了她过去不曾显示的才能。她特别注意典型的舞台艺术形象,强调表现剧中人物的个性。她对自己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认真、反复、细致地进行推敲,力求找到最能表现其个性特征的“戏”。同是闺门旦,官宦之女、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乡姑村妇,年纪长幼,其言谈举止,仪态气质均不相同,各有差异。《火焚绣楼》中的皇姨洪美容,雍容典雅,端庄大方,正义淑惠,爱憎分明;《李双喜借粮》中的董大妮温柔敦厚,羞怯娇媚,爱情真挚,大胆抗争;《招风树》中的王玉姐,聪明伶俐,活泼俏皮,幼稚率直,正义天真。尤其是在《白奶奶醉酒》一剧中,毛爱莲突破了几十年演闺门旦形成的演出习惯和风格,开辟了新的戏路,把一个尖酸刻薄、奸诈无赖、损人利己、嗜酒如命的女光棍、老泼妇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毛爱莲对众多人物的成功塑造,既是她用心观察、潜心研究,精心设计,细心体验的结果,也是她充分调动戏剧手段,准确表现的结果。她念白清晰流畅,明快利落,朴实自然,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音乐感。她表演俏而不泼,蕴而不涩,细而不繁,十分注重眉目传情,手袖传情,举止传情,而且传得适度适中,不欠不过,恰如其分。再加上她独有的夜风吹动银铃响、山中飞泉鸣叮咚般的大段唱腔,让人看了听了真像吃了一顿美餐,余香不散,绕梁三日。
  
    创造就是毛派唱腔的创造。音乐唱腔是一个剧种的核心和灵魂。毛爱莲的唱腔与其他任何剧种、任何流派的唱腔都不一样,其主架结构是越调的“乱弹”。“乱弹”本是唐宋以后在中原豫东一带流行的一种弹唱艺术,在群众中扎根深、流传广、影响大。越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对其进行吸收,突破了原来的形式,丰富  了演唱技巧,加进了越调戏最具特色、最常用的“流水头”和独具越调特点的锣鼓点子,逐渐形成了越调戏的板路“铜器座”,也叫“乱弹”,成为越调戏里经常使用的调门之一。“乱弹”在越调中属板腔体,基本结构比较简单,唱词通常为七字或十字句,上下对偶,往复循环,反复多了显得非常单调乏味。毛爱莲在这里作了大胆的创新。在保持“乱弹”板式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节奏、旋律、调式来刻画不同人物的形象,注意把握其高低、长短、强弱、快慢、抑扬、收放,加垛加花,旋空变调,并根据唱词的结构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加进大量的装饰音和衬字,达到了妙趣横生,出神入化的境地,堪称戏曲界的一绝。
  
    与此同时,毛爱莲还对越调艺术的其他细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如台步、手势、执扇、甩袖、眼神、情态、服饰、化妆、头面等等,她都精雕细琢,一丝不苟,从而达到了台风严谨、扮相整洁、服饰考究、大方美观,一派大家风范。

    (四)
  
    毛爱莲改革创新越调唱腔,经历了继承、借鉴、创新、成熟四阶段。她在窝班学习五年,得名师邢金奎的悉心传授,又广泛学习张秀卿、张桂兰、金凤楼等名角的唱腔,还广泛吸收豫剧、道情、曲剧、坠子、民歌甚至京剧、汉剧、秦腔、徽调、二黄等剧种的精华,融会贯通于越调“乱弹”之中,经过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她坚持四条原则。一是与时俱进。注重了解、研究、把握新时代观众欣赏戏曲的新口味,使戏曲改革赶上时代的需求。二是固本求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改、去创、去学,正确处理取与舍,学与化、巧与拙,变与守的“度”,择善而从,择优而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始终不失越调的“个性”。越调擅长唱功戏,毛爱莲在几个代表剧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每人的唱词均达二百句。用唱写景状物,描绘心理,倾泻感情,叙述事由,交代细节,既要唱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情感,又能让观众耐听、爱听,百听不厌,显示了越调特有的艺术魅力。三是扎根中原。越调作为河南的地方剧种,其声腔艺术是中原人民生活中语言的夸张和加工,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毛爱莲在唱腔中不但将此保存下来,而且经过提炼加工,精心摆布,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她特别注意语言的语气、语调、语势的表达形式,使音乐特征与口语化有机结合,清新舒放,明快畅达,质朴自然,亲切感人,非常适合老百姓的口味。四是紧贴人物。新的唱腔要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关键是要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要求,同时还要与演员的表演技巧、情感表达结合起来。毛爱莲那动情、用情、传情的表演技巧,那喜、怒、哀、乐、悲、思、忧的感情宣泄与她独特唱腔的结合可谓相映成趣,天衣无缝。“毛派”艺术实质上是一门综合艺术。
  
    谈到对越调的贡献,还必须提及越调的另一位卓越代表人物申凤梅。申凤梅早期与毛爱莲多次搭班同台演出,经常相互切磋技艺,生活中也有密切接触,是患难与共、心心相印的老朋友。早期申凤梅也是主攻旦角,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成为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活诸葛”。在对越调诸方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上,同样作出了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但二人毕竟戏路不同,风格迥异。一个是大江东去、气势磅礴的“豪放派”,一个是小桥流水、委婉柔润的“婉约派”。她们是“越调表演艺术界的两杆大旗”(齐飞语),不能互相代替。
  
    精湛的艺术总是与高尚的艺德连在一起的。一个道德缺失的演员,即使自然条件再优越,艺术上也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毛爱莲的艺德表现在她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对人生深刻的认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朴实无华,虚怀若谷,宽厚严谨的人格魅力。她谦虚谨慎、不事张扬、洁身自好、堂堂做人;她紧跟时代、紧跟形势,积极排演阶级教育、爱国主义剧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对群众开展形象的思想教育;她为了改变一句唱腔,往往费尽心思,有时吃着饭放下碗筷唱,有时半夜起来坐在床上哼,对演过无数遍的剧目,也从不懈怠,别人化妆最多也就半个小时,她一般都需要四个小时;她已经退休多年,按理说可以在家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她忘不了党和政府的培养,忘不了人民群众的关爱,也忘不了剧团上百号人的生存和越调事业的发展,坚持上山下乡甚至带伤带病演出;她积极创办越调学校,培养后继人才。她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职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期人民艺术家的光彩形象。
  
    毛爱莲把一生都献给了越调事业,越调也将伴随毛爱莲的一生。毛爱莲与越调两不相负。她和申凤梅及其同事们使一个地方小剧种从中原走向了全国,越调也孕育、造就了毛爱莲、申凤梅这样一批艺术家。我们既祝愿毛爱莲健康长寿,永葆艺术青春,也希望越调这朵奇葩今后更鲜艳、更美丽,更加大放异彩。作者:马炎心【原标题:越调与毛爱莲(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日报 2008-3-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