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与毛爱莲(上)
2013/5/29 9:25:3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说过:想起申凤梅和毛爱莲就想起越调,想起越调就想起申凤梅和毛爱莲。这话生动地道出了申凤梅、毛爱莲与越调同命相连,共枯共荣的血肉关系。因为任何一个剧种都是靠这个领域中的代表人物支撑的,申凤梅、毛爱莲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
(一)
越调,因主奏乐器为“四弦”,俗称“四股弦”,是河南比较古老的剧种。据南阳赊店的庄王庙碑记载,距今至少有300年以上的历史。
越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古南阳是秦、鄂、川、湘等地的交通枢纽,商贾荟萃、商贸发达,直接促进了艺术的勃兴。元明时期流入南阳一支“越调”,即九宫十三调中的主调之一,故名越调。二说是南阳一带的民间歌曲,后逐渐登上舞台。南阳古称豫州,故名“豫调”,后人叫转了音,逐渐念成“越调”。三说越调原为宋代中原一带民众演唱的一种以弦索鼓板伴奏的“宫调”曲子,形成于元明之际,越调的“越”不是地名,而是描写音调的清越或激越的形容词。四说越调起源于越国,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大臣范蠡归隐南阳,带回了越国忧愤的复仇之声,逐渐形成越调。还有一种说法,越调原为“月调”,是中国戏曲的四种调门“平、背、侧、月”之一。月是月亮的月,后称“月调”为“越调”。综上所述,比较权威的《新编大戏考》介绍说: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形成的。其实,越调流行的范围还要大些。据考证,清乾隆年间,越调班社开始出现,清末时已发展到100多个。西至陕西、山西,东至安徽亳州,南至湖北襄樊均有存在。早期的越调班社都在农村演出。20世纪初,开始进入城市,1915年郑州、开封等地都有演出,当时的《豫言报》、《大梁日报》均有报道。1917年,越调再次轰动省城开封。
越调在许昌的流行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最早禹县衙门及车马场组建越调班,1821年越调艺人王庆和来此搭班,成为这个班的班主和主演。1927年许昌县人张三余、张书监组建越调窝班,申凤梅就是在这里开始学习的。同时襄城县的张勋、赵小梅,长葛的刘莲蓬等也先后来许昌组建越调班。窝班也叫“娃娃班”或“子弟班”,属旧社会戏曲人才的教育组织。一般窝班出来的演员比较正规,艺术素养也比较高。
越调最早与其他剧种一样,只有男演员。到20世纪中期,舞阳老越调班的女演员老桂红(艺名)第一个走上舞台,以后相继又有张秀卿(大宝贝),张桂兰、金凤楼(二宝贝)、申凤梅、毛爱莲成为后起之秀。
越调分南北两派。南派的中心在南阳、老河口一带,特点是弦低男演员多,主要演三国、列国戏,唱腔节奏缓慢。北派的中心在许昌一带,特点是弦高女演员多,主要演公子小姐戏和生活戏。女演员嘴巧,擅长唱大板戏,一开口就是几十、上百句,观众欢迎,发展较快。毛爱莲、申凤梅均属北派演员。
进入20世纪30年代,由于日本侵华和灾荒频繁,越调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许多社班解散,艺人四处流浪。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在解放军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一批越调剧团相继成立。如以申凤梅为首的漯河越调剧团,以张秀卿为首的淮阳专署民友剧团,以张桂兰为首的大众越调剧团,以毛爱莲为首的周口红光越调剧团等。1956年,越调正式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1959年全省在许昌举行了越调会演。1960年,毛爱莲赴京汇报演出《无佞府》、《掉印》,1963年申凤梅晋京演出《收姜维》、《李天保吊孝》、《诸葛亮吊孝》等,1965年许昌越调剧团参加中南现代戏会演,演出了《卖箩筐》、《扒瓜园》、《斗书场》,同年又晋京汇报演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全省越调恢复专业团体11个。1982年申凤梅率周口越调剧团再次赴京演出《明镜记》,誉满京华。申凤梅、毛爱莲分别主演的越调《李天保娶亲》、《诸葛亮吊孝》、《智收姜维》、《卖箩筐》、《扒瓜园》、《斗书场》、《白奶奶醉酒》先后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越调成为全国闻名的优秀剧种。
(二)
毛爱莲,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河南省周口红光越调剧团团长、许昌地区越调剧团副团长、许昌市越调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河南分会理事,河南省五届、六届、七届人大代表,许昌市政协常委、许昌市人大常委,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党员。
毛爱莲1930年3月出生在舞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杨舍儿。她4岁丧母,7岁被卖到漯河随养母毛黄氏生活,改名毛爱莲。毛黄氏喜欢越调,也希望养女将来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便在毛爱莲9岁时托人将她送到“文凤班”学戏。“文凤班”的领班杨小凤是许昌县五女店人,出身梨园世家,是当时较有名气的越调旦角演员。她17岁时在漯河与丈夫盛文英创办“文凤班”。
在“文凤班”里,毛爱莲拜师邢金奎,起艺名毛小爱。邢金奎擅演闺门旦,教学生十分用心。毛爱莲天姿聪慧,勤学苦练,学艺3年,12岁时便能登台演出,且小有名气。13岁那年,毛黄氏看毛爱莲有前途,便让她脱开“文凤班”自立“兴爱剧社”。这时期,毛爱莲已经在艺术上有些造诣,她主演的《抱琵琶》、《借粮》、《招风树》、《火焚绣楼》等剧目已在漯河、驻马店、许昌一带非常有名。新中国成立后即1949年秋,毛爱莲率“兴爱剧社”全班人马到周口被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周口红光越调剧团”,1955年民间职业剧团进行登记,许昌专区所辖市县批准了周口和襄县一、二团三个越调剧团并颁发了演出证书。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在郑州举行,许昌专区从上述三个剧团抽调部分演员组团参加,毛爱莲获演员一等奖。1959年河南省越调会演在许昌举行,许昌则以襄县越调一团、二团为班底,调周口越调剧团部分演员组建了许昌专区越调剧团,毛爱莲任副团长。这就是现在市越调剧团的前身。区划调整以后的1987年,毛爱莲还曾任许昌市越调剧团团长,直到1989年退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毛爱莲依靠自己的天赋和超人的聪明智慧,刻苦的学习精神,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在地方戏这个领域中,创造了熠熠发光的“毛派艺术”。她曾两次率团晋京演出和代表河南参加中南会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大奖和国家级荣誉称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旦角演员”(梅兰芳语)和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如今她已79岁高龄,但身体健康,反应敏捷,动作麻利,依然活跃在城乡戏曲舞台和电视荧屏上。2006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还专门为她举办了演出专场。
衡量一个演员对艺术事业的贡献和在戏曲史上的地位,主要有四项标准。一、是否创造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久演不衰的剧目;二、是否塑造了鲜活的、独一无二的、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三、是否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唱腔艺术;四、其表演水平是否为广大观众所认可。
第一,毛爱莲从艺70年来,先后演出的剧目有200多个,其中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有连台本也有折子戏,有大型剧目也有小戏曲。在这些剧目中,有3部被拍成电影,6部被拍成电视,还出了两盒演唱专辑。其代表剧目《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白奶奶醉酒》等更是久演不衰。
第二,毛爱莲艺术功底扎实,戏路较宽,最擅长演闺门旦和老旦。在长期的舞台演出中,她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如洪美容、董大妮、王玉姐、佘太君、柴郡主、秦香莲、白奶奶、吴琼花、沙奶奶、张大娘等。这些角色分属青衣、花旦、彩旦、帅旦、闺门旦等不同行当,又有古代、现代和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巾帼英雄、革命战士、下层妇女等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区别,但都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最突出的是白奶奶这个人物的塑造,其表演轻松自如,诙谐幽默,唱念做俱佳,从外在到内心的刻画浑然一体,真正达到了鲜活、独一无二、令人难忘,成为中国戏曲舞台上的“这一个”。
第三,是唱腔艺术。毛爱莲的声腔细腻而清脆,吐字清晰而准确,似说似唱,悦耳动听。她那具有独特风味的嗓音,唱起来虽然不高,却清新幽雅,耐人寻味,尤其是鼻腔共鸣的运用,更具独到之处。关于她的唱腔特色,有人概括为四个词:清纯、俊丽、流畅、纤细;也有人归纳为六个字:甜、纯、清、巧、情、快。是深受观众喜爱、同行认可和专家肯定的独有的“毛派唱腔”。
第四,是广大观众认可。在毛爱莲70年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不同的时代,演出足迹遍布全国,所到之处,观众如潮,一票难求。有时一出戏在一地可连演一两个月,场场爆满,有时不得不由警察出面维持秩序。无论各级领导,艺术大师,外国友人,还是工农大众,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无不为她俊俏靓丽的扮相、挥洒自如的表演,行云流水的声腔所倾倒。甚至在老百姓中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话:“看看毛爱莲,多活好几年”,“宁肯仨月不吃盐,也要看看毛爱莲”,“看看毛爱莲,胜似过个年”。上世纪40年代末,在省城开封演出就引起轰动,被誉为“越调皇后”。
久流不衰的代表剧目,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独树一帜的绝妙唱腔,众多长久的观众群体,奠定了毛爱莲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坚实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享誉全国的、当之无愧的越调表演艺术家。作者:马炎心【原标题:越调与毛爱莲(上)】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日报 200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