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艺术瑰宝 王屋琴书

2013/5/3 14:14:51 点击数: 【字体:


    王屋琴书是一门在济源土生土长的、属于济源人自己的民间艺术,她的演唱语言以王屋山区的方言为基础,地方特色鲜明。王屋琴书的主要乐器有琴、手板、钗、八角鼓、四弦等。这是一门曾给老一辈济源人带来无数欢乐的民间艺术。从前,在落后、贫困、闭塞的王屋山山区,王屋琴书几乎是山区人民唯一的艺术享受,是人们主要的消遣的方式。王屋琴书在那时可谓是盛极一时。

    当时,黄河南岸有一位老艺人,名叫王定,来黄河以北王屋山一带卖艺。他演唱的琴书音韵沉稳,情调感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不少民间艺人对这种独特的琴书产生了极大兴趣,纷纷效仿学唱。王屋乡竹泉村也有一位年轻的古书艺人名叫郭茂林,他对这种琴书非常赞赏。他不顾自己家境贫困,毅然将这位老艺人请到家中,想方设法善待老人,讨得老人的喜欢,并拜他为师。从此,郭茂林在王老先生的言传身教下,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琴书的各种乐器(扬琴、手板、钗、八角鼓、四股 弦等)、唱腔韵调(引子、紧二八、流水、含腔等)和各种人物的表演动作。熟练生动地演唱了许多琴书段子。如《金钟记》、《包公案》、《刘公案》、《小八义》、《李三娘担水》等。

    由于郭茂林在平时的演唱中,善于创新,经常吸取其他艺人的曲艺或唱腔来完善自己的琴书,备受当地群众欢迎。几年后,他演唱的琴书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演唱的音韵更为低沉、高亢,情绪激昂更显奔放,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抱有远大理想,为了使自己的琴书传承下来,就将自己的侄儿郭同德、郭同贵、儿子郭同仁收为弟子。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很快就组成了完整的“郭家班”琴书队。他们的演唱在王屋山一带,乃至黄河两岸都赫赫有名,故被当地人称为“王屋琴书”。

    “王屋琴书”的说唱语言主要以王屋山区地方方言为基础,乡土气息非常浓厚,具有纯真朴实的地方特色。表演形式既潇洒、文雅,又沉稳、大方。演唱者根据书中的情节可以表演各种不同的人物:老头、老妇、小姐、丫环、平民、官人等,表演动作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演唱的“书帽”堪称一绝。“书帽”大多在每一回的开头,由演唱者说上一段,或具幽默诙谐,或具讽喻劝诫,或显庄重严肃,或带辛辣讽刺,或寓深刻教益。这些“小书帽”只用几分、十余分时间,就把一个故事叙述下来,把其中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令观众听后心情愉快,受益匪浅,并且有的能熟记于心,随时吟唱。孙隆【原标题:艺术瑰宝 王屋琴书】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2010-5-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