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方城家家户户靠做石猴为生
如今,真正掌握这门雕刻手艺的只剩一人
文化部门称,保护、传承需要好时机,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河南商报记者赵强/文 王棣/图
一个售价不到100元的石猴,王国庆要花两天才能做成。
这种用石头雕刻成的猴子,全国只有南阳方城才有。在王国庆小时候,3天能卖几百元的石猴。可如今,只有少数爱好民俗文化的人来买,方城石猴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危机。
用石头雕刻成形态各异的猴子
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有间不足10平方米的老房子。53岁的王国庆,在里面埋头雕刻石猴。
有民俗专家说,用石头雕刻形态各异的猴子,全国只有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才有。方城石猴对石材很讲究,必须用离该村10多里一道岗坡特产的“花石”。
雕刻一个石猴,要经历9道工序,全手工制作,一步都不能少。
方城石猴有50多种样式,继承了宋代雕刻技艺,粗犷、简洁、线条感强。王国庆家摆的就有很多样式:单猴、猴摞猴、“三不猴”……
曾经赶一次庙会,卖石猴就能挣几百块钱
王国庆听父亲王忠义说,清末,雕刻石猴迎来顶峰,“方城家家户户靠石猴为生”。
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因为一个好看的石猴和“好时候”谐音,“当时,石猴都卖给过客了,石猴头上有孔,农民都挂在身上。”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旁边有小顶山庙会,父亲用扁担挑着两筐石猴,摆在路边卖。一次庙会能卖好几百块钱。”但王国庆也知道,石猴都是在农闲时刻的,一年就卖这3天。
再后来,手工艺品多了,石猴“失宠”了。
真正会方城石猴雕刻手艺的,只剩他一人
2008年,方城石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忠义是唯一的传承人。
方城县文化馆一位负责人说,2009年,王忠义刻的石猴和其他村民刻的石猴都被拿到郑州展销,在掺杂在一起的情况下,王忠义刻的石猴卖光了,其他村民刻的只卖出2个。
2010年3月,王忠义辞世,王国庆接下刻刀。现在,真正掌握这门手艺的只剩他一人。
他的胸口早已磨出两块巨大的茧子——雕刻时,需要用胸口紧顶刀把。
一年做不了300个石猴,没人愿意干这行
王国庆小的时候,对刻石猴没什么兴趣,这也是如今年轻人对石猴雕刻手艺的普遍态度。出去打工每月能挣三四千元,没人愿意做这种出力不赚钱的项目。
王国庆说,以他的速度,刻一个11厘米高的石猴要2天,只能卖80~100元。
“大小石猴加起来,一年做不了300个,也就是挣个烟钱。”王国庆说,不管石猴的市场前景如何,他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了——他有个儿子会雕刻,但长期在外打工。
村里有人用机器裁石,雕刻石猴。王国庆始终不肯,机器切割,终究缺少几分遒劲。
保护、传承石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2009年,一家名为方城石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企业成立,并注册了“王忠义”商标。
但这家公司销售的石猴“品质低劣”,王国庆把这家公司起诉了。
这次经历也让他对石猴的推广更小心翼翼。有人提议在景区里设销售点,王国庆不同意,“石猴在方城卖,才有独一无二的味道。”
方城县文化馆曾设想成立方城石猴雕刻培训基地,让有兴趣的年轻人免费报名参加。
方城县文化馆一位负责人说,他们已连续四年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但未见一分钱拨款,培训基地的设想也不了了之,“保护、传承石猴,需要好时机,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否则,非遗项目都很快会成为文物。”【原标题:方城石猴雕刻手艺仅剩一人传承 呼吁社会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