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无论是在东方的传说中还是西方神话故事里,都被人们赋予了玄幻神秘色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薪传奖”获得者仵应文,是一位把水晶变成艺术品的雕刻大师。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三教九流图》,到表现纤尘不染的佛教造像,仵应文的每件作品都能给人带来特别的感受。
在解释为何选择水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载体时,仵应文回答说:“水晶清澈无瑕、玲珑剔透,做人也要像水晶那样透明、刚柔兼具。”《三教九流图》将佛、道、儒合为一体,左面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右面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两人侧身对坐谈佛论道的形态合成佛祖释迦牟尼的正面形象。三人共捧“九流水源图”,象征着儒、释、道在中华大地上的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水晶作品《三教九流图》雕刻技法多样,将水晶的光影、折射、剔透的特殊性发挥得恰到好处。释永信对该作品赞誉有加:“作品有艺术价值,是有生命力的。”
仵应文上世纪50年代初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的玉雕世家,1972年进入当地玉器厂工作,他20岁时创作的岫玉《九龙转动花薰》荣获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奖,现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经过努力,仵应文1983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重新学习构图、造型、比例、装饰等。毕业以后,他进入南京一家的台资企业工作,因参与企业一笔水晶订单业务在1994年与水晶结缘,自此便从玉石雕刻开始转向水晶雕刻。
2001年,仵应文排除高薪留职的诱惑,带着7名徒弟和仅有的8000元钱回到河南,创办了自己的水晶雕刻工作室,为的是“把水晶雕刻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创新、提升到一个高度”。 这些年来,仵应文创作的作品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别具艺术感染力,如作品《千手观音》中的观音慧目下视、面目慈祥,手部刻画得十分细致,或伸、或屈、或正放、或侧举,灵动地表现出观音拯救众生于苦难的慈悲胸怀;又如黄水晶作品《佛首》利用亮光与亚光相结合的手法,将佛像面部处理得既有质感又沉静安详。
仵应文在水晶雕刻技术上也取得了创新。传统水晶雕刻采用完全抛光的技术,由于水晶具有透光性,雕刻的人物在光线照射下形象会一片模糊。仵应文采用磨砂和抛光融合手法,雕刻出的人物面部神情清晰,作品造型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其中,黄水晶《大威德金刚力士名王》、白水晶《极乐图》、发晶《龙凤呈祥》在国内屡获大奖,白水晶《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于2006年获得中国玉雕石雕“天工奖”金奖。
对于水晶雕刻技艺怎样更好传承下去,仵应文表示:“现在市场活跃,由于过度商业运作,一些简单的作品艺术性和价值不高,水晶艺术创作的特色、魅力没有挖掘出来,还浪费了原材料。”因此,他呼吁要珍惜资源,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使水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仵应文现在有50个徒弟,他一直这样教育徒弟们:雕刻技艺一两个月就掌握了,最关键是要重德,增强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原标题:把水晶变成艺术品的雕刻大师仵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