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点泥成“金”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纪实

2012/7/26 10:29:17 点击数: 【字体:

点泥成“金”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纪实
孔相卿大师
 

       
    元月11日上午,北京,庄严、恢宏的人民大会堂平添了喜庆的气氛,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颁布、表彰仪式正在进行。国家领导人曾培炎、李铁映等出席仪式,与161名大师一起,见证了他们人生的辉煌时刻,其中有一位,来自许昌,他就是孔家钧窑的领军人物——孔相卿。
      
    一

      
   自禹州向西南30公里,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神后镇。如果说,周庄、乌镇等江南名镇是水渗润而成的话,这座北方著名的钧瓷之都便是以火铸就的。且不说自唐代以来,这里一直是北方最大的瓷区之一,尤其是北宋时期孕育、诞生于此的钧瓷,打破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格局,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只说镇内至今犹存的上千座烟囱,主要街道林立的钧瓷广告牌,无不昭示这是一座既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又有着强大生命力与创新精神的古镇。    
     
    1963年,孔相卿诞生在这个有着浓浓陶瓷艺术氛围的古镇。据孔氏家谱记载,神后孔家为孔门鲁山派一支,最迟至明代,已在当地从事陶瓷业生产。孔相卿的父亲孔铁山,是国营禹县瓷厂的实验室主任,专门从事钧瓷技术的科研与实践工作,为新中国钧瓷工艺的恢复与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小,孔相卿便表现出了他在绘画、造型方面的艺术天分。上学时,他的作业本上画满了狮子、老虎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放学后,同学们忙着玩耍,他背着书包一溜小跑,跑过垒着匣钵院墙的小巷,跑过花戏楼与窑神庙,直奔父亲的实验室。作业写完后,拿起泥巴捏个小猫小狗,坐在拉坯机前做个盘儿碗儿,做就做个象样的,哪怕自己成了个泥人,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无论哪一件作品,从构思、设计、与工艺结合再到烧制成功,整个过程都非常困难,但又让人期待。”从孔相卿的话语中,不难品味到他对钧瓷艺术全身心的喜爱与投入,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原动力,使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升华,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    
     
    多年以后,孔相卿回忆起少年往事时说,父亲是他钧瓷生涯中最重要的人。当时的钧瓷业,从事钧釉及钧瓷工艺研究的人很多,钧瓷造型以传统为主,少有创新。是父亲从他玩泥巴的专注中发现了他的艺术潜质,引导他走上钧瓷造型设计的道路。还在十一二岁时,孔相卿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钧瓷模具的制作,父亲对他说:“泥巴和釉料都只是材料,只有通过设计造型,它们才能变成艺术。”         1981年,18岁的孔相卿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在京两年,扎实的专业素养,开阔的眼界为他今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而对他的钧瓷生涯影响最深的一件事,也发生在北京。那是1989年,一位爱好收藏的朋友对他说:“我喜欢钧瓷,可对当代钧瓷作品没一件满意的,工艺太粗糙,设计造型也太少了。”钧瓷风格厚重、粗犷、大气,和工艺的笨重、粗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宋钧造型流畅、大气,釉色玉润、晶莹,做工精美、法度严谨。因此,粗笨的不应是钧瓷的风格,只是宋钧传承的不完善阶段。可当时的钧瓷产品,确实在造型设计、工艺流程上有许多急待改进之处。     
      
    父亲的期待、诤友的直言,令年轻的孔相卿充满了振兴钧瓷事业的责任感。要做,就做最好的,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1992年,29岁的他创立孔家钧窑有限公司。一晃十五年过去了,他把一把普普通通的泥土,变成了无数莹润优雅的艺术品,作为国礼,代表中国民族文化,向***传播。“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孔家一把泥。”就是这把泥,成就了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钧瓷行业最大的企业。
      
    二
      
    本次大师评选,孔相卿参评的三件作品中,有一件小口瓶,它由手拉坯制成,釉色是罕见的桃花红。钧瓷的神奇在于窑变,釉色是它的灵魂。它不能由人工控制,窑变出红色十分常见,难得的是红中带绿,如桃花盛开时,新叶初发,一团团红云中夹杂着初生的新绿,春的生机与绚烂表露得淋漓尽致。这件小口瓶的釉色不但有红中带绿的“桃花红”,还有蚯蚓走泥纹与珍珠点。再现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美景,是钧釉独特的艺术魅力,近些年来,由孔相卿研制开发的釉色新品种,大气、深沉如星辰釉、山水红,精雅、微妙如凤尾彩、宝石蓝等,极大地拓展了钧瓷釉色的艺术表现空间。     
      
    孔相卿在他的论文《钧瓷的固本与创新》中谈到,钧瓷的根是还原焰窑变,而它的本则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钧瓷是所有瓷种中受青铜器影响最深的,它深植于厚重、博大的中原文化,造型端庄、古朴、大气,与南方瓷种秀美、飘逸的风格迥然不同。他最满意的作品,国泰鼎、丰尊、兆龙鼎、和平宝鼎,都是在对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运用浮雕、圆雕等多种手法,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他喜欢采用龙、凤、瑞兽、蝙蝠等中华传统的艺术素材,作品饰件繁多,却毫不烦琐。既有青铜器的厚重与深沉,又十分自然流畅,符合艺术审美观,这,又是为什么呢?    
      
    也许以孔相卿在1998年制作的玉壶春为例,能解开这个谜团。玉壶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造型为两个对称的“S”型,简洁、优美、流畅,各个瓷种都有采用,而孔相卿设计的玉壶春,对“S”型曲线做了微妙的调整,使整体器型就像一颗将滴为滴的水珠,它是蓄势带发的静止,静止中充满动的感觉。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因为线最纯粹、最抽象,也最难掌握。孔相卿凭着天生的艺术直觉,以及后天经验的积累,参破了造型艺术中最具规律性的东西。10多年来,他在总结前人造型的基础上,按照整理、完善、优化的思路,设计出许多线条流畅、简洁、优美的新造型,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如将军瓶、匀瓶、如意瓶等。    
      
    孔相卿说:“工艺美术,通过工艺体现艺术,所以制作工艺一定要精益求精。好的钧瓷作品,应是通过完善的工艺流程,把造型、釉色各自的美发挥到极致,又相互映衬,水乳交融。”还以玉壶春为例,本来,做一个注浆玉壶春,只需要两块模具合成,在孔家钧窑,却把它分成的口、肚、底上中下三部分共九块模具,这样做出的玉壶春,同心性好,做工精美、法度严谨,极好地体现了它流畅、优美的线条。由孔家钧窑生产的人物、动物造型也是如此,例如钟馗立像、怒目虬髯,左手向前伸出,五指张开,手上青筋暴露, 疾恶如仇的性格立显。可是,不为人知的是,钟馗的胡须是制作人员用泥巴一点点手工粘上去的,五个张开的手指,为模具的制作、运输、包装都增添了不少难度。在孔相卿的领导下,孔家钧窑的作品从每一个工艺环节入手,该细的不能粗,该增的不能减,不但完整地继承了宋钧官窑严谨的制作工艺,还向前推进一步。例如,梅瓶传统的注浆方法是从口部注入,因为它的造型是小口短颈、丰肩圆腹、敛腰窄足,不利于浆的流动成型,成品率一直不高,孔相卿大胆革新,变口部注浆为底部注浆,一举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方法很快在钧瓷业推广普及。     
      
    不仅如此,孔相卿以及孔家钧窑还把钧瓷引入了产业化的快车道。孔家钧窑的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神后古陶瓷研究所。当时的钧瓷业,还没形成气候,市场需求量很小。1992年,孔相卿敏锐地感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中国工艺品的春天即将来临。他率先将研究所改为孔家钧窑有限公司,决定打自己的品牌,上规模,走产业化的道路。    
      
    传统钧瓷以煤烧、柴烧为主,因为旧时艺人不能用现代科技手法掌握还原期升温曲线,整个烧制过程无法精密地控制,导致“十窑九不成”。成品率极低,是钧瓷走产业化道路最大的技术障碍。钧瓷用什么烧不是关键,关键是铜红釉自然还原着色。因此,1993年孔相卿开始了钧瓷液化气窑炉的设计工作,他南下景德镇、潮州十余次,学习那里先进的液化气窑炉技术,经过反复实验,终于试制成功了钧瓷液化气窑炉。就在此时,孔相卿做出了另一个决定,更显示了他的胸襟与气魄——无偿地把液化气烧制技术转让给神后的其他窑口,带动了钧瓷烧成的一次革命,这是一个对整个钧瓷行业影响深远的决定——使用液化汽烧制钧瓷,可以调整升温曲线,调节控制压力,降低炉内温差。由于没有煤烟、灰分,可以不使用匣钵,不但减少了工人的劳动,还解放了钧瓷造型的界限,使之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为钧瓷行业培养技术人才,是孔相卿为当代钧瓷发展所做的又一贡献。1992年,孔家钧窑成立伊始,便制定了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从高中毕业生挑选聪明、好学、勤奋、有上进心的青年进厂,新人自入厂的第一天起,就根据各自的特色,因才施教,重点培养。由孔相卿手把手教他们钧瓷的造型、烧制、配釉各个工艺环节。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在人才的培养上,必须具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当时,这种做法是有争议的。但孔相卿坚持认为,高中生文化基础扎实,思想上没有框框,给他们一个事业发展的平台,假以时日,必成大气。10多年后,这批年轻人成长起来。不但在孔家钧窑,在禹州市各个钧瓷窑口的技术骨干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有的自主创业,当上了厂长、副厂长,成为推动钧瓷发展最活跃的一股力量,孔家钧窑成了钧瓷界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
      
    三
     
    “感谢时代,感谢这个太平盛世。盛世收藏,有当今这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代,才孕育了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说,从来没有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成自己人生的目标,只是怀着对钧瓷艺术的喜爱与发扬钧瓷文化的责任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对钧瓷的理解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成为大师,让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陡然重了起来。大师的称号对他而言更多的是义务与责任,今后,他在创作作品时会更多的考虑如何提高钧瓷的工艺水平,产品档次,不辜负行业带头人的形象。【原标题:点泥成“金”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纪实】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作者:郭雯 2008-1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