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许昌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许昌游记:感受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蕴

2013/10/30 17:28:01 点击数: 【字体: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著名的三国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末年,曹操曾携汉献帝迁都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其子曹丕在此废汉帝建立魏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朝代,许昌由此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全国的三国名胜古迹300多处,许昌就占有80多处。 国庆期间,我和几位车友周参谋、百合、星矢等骑车来到许昌,游览了这座充满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原名城。

    许昌离我市64公里(从神马俱乐部算起),我们从早晨七点出发,骑了四个钟头就到了许昌市内,然后参观游览灞陵桥文博苑、春秋楼、文峰塔和西湖公园。

    灞陵桥位于许昌西郊。当年关羽在曹营中得知兄长刘备的下落后,挂印封金,护送二位嫂嫂前去投奔刘备,曹操闻讯后赶来送行,在灞陵桥追上关羽,以锦袍相赠,关羽在马上以刀挑过锦袍披于身上,辞别曹操,开始了过五关斩六将的行程,灞陵桥由此而著名。1990年,许昌人在该桥原址建立了灞陵桥文博苑,该苑实质上是一座三国文化主题公园。我们花5元钱买张游园票进去(如果参观园中的关帝庙则需20元)。园中林木葱茏,绿草如茵,一条小河穿行其间,景色十分清幽,各个景点参差其间。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巨大的红石照壁,壁上雕刻的是关羽辞别曹操的场景,气势雄伟,场面宏大。照壁背后有一座青梅亭,描绘的是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场景,曹刘二人形象栩栩如生。河中有一石舫,舫中有一大象一小儿,显然是曹冲称象的故事。再往前走,有一大门,门上写一“活”字,即杨修猜“阔” 的故事。继续往前走,就是那座灞陵桥了,古桥早已毁坏,现在的桥是新建的仿古拱型桥,桥旁有明末名将左良玉题写的“汉关帝挑袍处”石碑,还有一座巨大的关公挑袍石雕。过了桥到关帝庙,这也是园内唯一一座古代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我们没有买门票,只能在门外瞻仰这座号称中国八大关庙之一的外观。关帝庙旁还有一座桃园,是纪念刘关张结义故事的。

    据说这座灞陵桥原名叫八里桥(因其离许昌八里地),真正的灞陵桥在西安,与关羽挑袍没有什么关系,元代的《三国志评话》把两件事附会在一起,才造就了今天的这座名胜古迹。

    从灞陵桥出来,沿着许继大道东行,我们来到位于市中心的春秋楼景区。

    春秋楼不同于灞陵桥,灞陵桥地处市郊,环境非常清僻,而春秋楼大门正对着春秋广场,广场里乱哄哄的,充斥着嘈杂的商业叫卖声,感觉两者很不协调。我花20元钱买了张门票走了进去。
 
    春秋楼景区分三条线,中线是主体建筑,前面是建于元代的春秋楼,后面是关圣殿;左线是文庙,包括大成殿、戟门及回廊等;右线是内院,包括甘糜二夫人宫、问安亭以及后花园。尽管外面人声鼎沸,景区内却游客稀少,比较安静,我喜欢这样的氛围,可以悠闲自在的闲逛,发思古之幽情,我忒喜欢发思古之幽情,呵呵。

    春秋楼原名关王庙。当年关羽投降曹操后,曹操捣蛋,故意把关羽和他的两位嫂嫂安排在同一所宅子居住,想考察他是否意志薄弱,关羽没有上当,整日里读春秋,甚至通宵达旦,让曹总理非常佩服。后人感于关羽的忠义,建了一座庙祭祀关羽,并在庙中建一楼,命之曰"春秋楼",俗称"秉烛达旦处"。后来,庙宇被战火焚毁,只剩下春秋楼。春秋楼是真正的古迹,也是景区的原主体建筑,但关圣殿建成后,春秋楼被压抑的失去了原来的地位。

    高达33米的关圣殿在春秋楼背后,是前些年新建的。该殿高大巍峨,气魄十分雄浑,我踏着台阶登上大殿,先看到殿前有两个小亭,一个是刀亭,杵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一个是印亭,悬着关羽的汉寿亭侯大印。进入殿内,迎面是关羽高达15米的巨型铜像,两旁分别站着周仓、关平、廖化、王甫,这在全国恐怕也是罕见的,普通的关庙通常只有周仓一人站在关公身边,给他捧着大刀。不知给关羽弄四个跟班是不是想跟开封的包公攀比,包公有张赵王马,关公有周关廖王,这才显得“公”平?呵呵。我登上大殿的楼顶,想居高临下鸟瞰许昌市容,因为登高望远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可惜,周围高高低低全是方方正正的楼房,水泥森林遮住了我的视线,实在是大煞风景,我只好怏怏下楼,去右院看甘糜二夫人住处。二位夫人的住处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从夫人住处出来,我颇感不忿。说起来,关羽是臣,二位夫人是君,但臣的塑像巍峨高大,殿宇辉煌,君却被安置在低矮的小屋里头,这明显有违礼数,简直是犯上嘛。我又踱到左院的文庙参观,这已是今年我看的第三个文庙了。大成殿里供奉着文圣人孔子的塑像,旁边站立的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文圣武圣共处一院,这恐怕又是全国唯一的现象吧。我发现每个文庙里都有戟门,这让孤陋寡闻的我困惑不解,不知戟门的含义是什么,从字面上讲,戟应该是兵器,刀枪剑戟嘛,文庙前面为什么要设一个武门呢?困惑啊困惑!

    从春秋楼出来,我们去参观文峰塔,该塔位于许昌博物馆院内,是一座明代建筑。高52米,有13层,据说为全省200多座明代砖塔之冠。全国各地以“文峰”二字冠名的塔有许多,大多是古代人们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标志性。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许昌是个贫水城市)、铁路离塔太近等因素,这座文峰塔现已开始出现倾斜现象,不知以后会不会成为又一座比萨斜塔。

    文峰塔外和春秋楼一样,也有一个广场,文峰广场。我们去的时候,广场里正在搞楼市促销活动,乱哄哄的,庄严肃穆的文峰塔在这一片嘈乱中默默的矗立着,高大的身躯好象在无可奈何的俯视着下面混乱的场面。不知许昌为何总是喜欢在文物古迹外面建商业用途的广场?难道这种乱哄哄的场面有助于反衬名胜古迹的气氛吗?这对游客游览时的心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觉得这是对名胜古迹环境的软破坏,不好。

    最后,我们游览了西湖公园。来之前,我曾看过资料,许昌小西湖在历史上还是有点名气的,《永乐大典》记载,“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苏东坡也曾赞道“西湖虽小亦西子”;从隋唐开始这里就已成为风景胜地,宋时达到鼎盛,吸引过众多文学大师到此游玩讲学。我们进入公园,围着西湖漫步,湖面已经缩得很小,但仍然碧波荡漾,园中绿荫浓密,小桥宛然,景色依然秀美。不过,没有看到古代的人文遗迹。由于这里成了开放型公园,游人很多,大部分是来晨练的,还有许多娱乐设施,公园比较乱,已不再是文人雅士的游览胜地,而成为本市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对外地人来说已没有多少参观价值。

    这次许昌之行,使我过去对许昌的看法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过去,我一直觉得许昌是一个破旧落后的小城市,去年许昌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旅游城市,我还不以为然。这次实地查看才发现,许昌的确比平顶山发展得快多了,获得国家旅游城市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由此我想到,平顶山也在申报旅游城市,与许昌相比,平顶山怎么样呢?

    我以为,“旅游城市”这个概念应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旅”、“游”、“城”“市”。旅是指道路交通,游是指名胜景点,城市则是指城市建设与管理。这四个方面比较,平顶山都明显不如许昌。

    平顶山向东出市有三条道路,高阳路是个断头路,修通几年来几乎没有发挥作用,是条废路;至于程平路,则是平顶山的耻辱,恐怕只有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才会有这样的路,而其肮脏程度尤过之。只有一条建设路算是平顶山的脸面,但这条路车流过密,严重影响交通,慢车道机动车乱窜一气。西边几个矿区前的道路堪与程平路相“媲美”。而许昌,我们在市内转了两天,几乎未看到塞车现象,主要街道都很宽阔,主要交叉口都是转盘,慢车道和人行道也没有平顶山那么混乱无序。

    平顶山的旅游景点如果包括县(市)的话,数量可能不输于许昌,但市内旅游景点则远远不如,一是先天因素,许昌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平顶山则是个新兴城市,原来一直是荒山野岭;其次是平顶山开发重视不够,前些年搞了个内八景,但明显是凑数,比如应水渔歌、体育绿荫、金牛榴火根本没有意义。山顶公园除了修一个台阶外其他也几乎什么都没有做。

    市政建设与管理包括软件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方面主要有市民公共道德水平、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硬件除了上面提到的道路交通外,还有城市的规划布局、城市绿化、文化科技场所建设等。这次到许昌,因时间短,不可能把全市都转遍,但主要地带都转得差不多了。感觉许昌比较干净,一个是街道干净,一个是河水干净。平顶山市内的河流几乎都是污水沟,大气质量多次居全省倒数第一。别的不说,平顶山的东大门即从襄县进入平顶山的一段路,约一公里左右,肮脏得无以复加,雨天路上厚后一层黑泥,晴天则黑尘弥漫,多年来一直无人处理,有关部门还好意思在路上挂个横幅“平顶山人民欢迎您”,简直是有意丢平顶山的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平顶山距离国家旅游城市的距离还相当大,至少十年之内是不可能达标的。当然,许昌的优秀也只是对平顶山而言,距离高标准的旅游城市也还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平顶山真的被评上国家旅游城市,那么,“国家旅游城市”这块招牌也和国民党49年发行的金圆券价值差不多了。

    这次骑行,往返145公里,是我骑车生涯的一次重大突破,第一,冲出了平顶山,第二,第一次连续两天骑行,总里程也再创新高。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7-07-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