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县民俗
2013/9/18 9:54:2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民 俗
节日时令、婚筵喜庆、婚姻家庭等传统礼俗在沿袭过去的基础上,不断扬弃,现代礼俗——纪念、庆典活动形成潮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90年代后期,过“洋节”在城镇人们的生活中也渐成时尚。
礼 俗
许昌县内婚丧喜庆礼俗主要指“红白喜事”。婚嫁、寿诞等为“红喜事”,丧葬为“白喜事”。期间,又陆续兴起名目繁多的喜事,如新屋落成、迁居、小孩满月、参军、升学以及工作调动、开业等,均要摆酒席庆贺一番,亲朋好友都要到场表示情谊。人们称之为“随份子”。
百姓对这些人情酒宴有苦难言,用于这些人情往来的支出,农村一般每户一年支出几百上千元,城镇则数千元。
【婚嫁】男女婚嫁的法定年龄为: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十分崇尚自由恋爱,到结婚年龄时,由同学、同事或亲朋好友穿针引线,或一见钟情,二人便开始谈情说爱,成者合,不成者散,无拘无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很少有人从之,要经过“小见面、大见面”才能定下的婚姻已很少见。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青年结婚重彩礼。男方给女方送彩礼包括金耳环、金戒指和现金,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女方收到男方彩礼后,则要置办嫁妆。嫁妆由过去的“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发展为“新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到90年代中后期又有新的发展,男女双方越来越讲究时尚,黑白电视机被彩色电视机取代,除上述新“三大件”外,还增加了席梦思床、衣柜、梳妆台、沙发等,开销需一、两万元。在城市,除了有一套住房外,还需置办比较高档的家具及彩电、冰箱、洗衣机、消毒柜等,开支约几万元。结婚普遍要办婚筵,招待亲朋好友。少则十几桌,多则百十桌,每桌开支在200-300元。在迎亲方式上,农村由过去肩挑、人抬改为汽车迎送;城市更讲排场,多为彩车迎亲,少则二、三辆,多则七、八辆不等,花费更是惊人。拍摄结婚彩照已成为时尚。有的新婚男女花几千元拍摄结婚照,悬挂在客厅和洞房,留下永久的纪念。但也有部分青年男女,他们相亲相爱,登记结婚,不赶时髦,不讲排场,勤俭办喜事。
【寿诞】一般逢花甲、古稀之年举办,多数为家宴,部分城镇居民则在宾馆、酒店设宴。子女为父母祝寿,除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外,有的还在电视台点播歌曲、戏曲等以示祝福。
【丧葬】在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中前期,丧葬铺张之风盛行,一般丧葬均要“闹丧”。之初,“闹丧”还沿袭旧社会那一套,进而发展为唢呐、洋鼓洋号、管弦乐队及音响等,既演奏老调戏曲又演奏流行歌曲。从2000年4月1日起,许昌县被划入殡葬火化区,由土葬改为火葬。殡葬改革以来,大操大办现象收敛许多。
进入90年代后期,在城镇过“洋节”也渐成时尚。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为了促销商品,经过个别商家的炒作,把“节日”气氛营造得十分浓厚。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