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晨辉初起或夕辉晚照之时,我总要偕妻沿古城墙漫步,赏柳岸碧水,看古城沧桑,望云卷云舒,叹今日风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与古城亲密接触,相拥相偕。说不清有多少时日,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而每当我踏在古城边的青石道上,总感觉到有一股浓郁的古朴沧桑之气氤氲在我的身旁,不知不觉中会对古城产生一种别样的情思。
我是在古城里长大的孩子,自小就在心中怀有一种深厚的古城情结。小时候,每到放学后或星期日,不论大人们如何干预,我总要与小伙伴们到城墙边玩耍,那时还没有高耸的城楼,城墙也残缺不齐,留下一孔孔墙洞和城墙豁口,据说这都是1943年日本战火造成的。内墙是夯土筑成的,由于长年雨水冲刷,呈现在眼前的是高低不平的“骆驼山”,这就给我们这些天真顽皮的孩子造就了天然的“战场”和玩耍的“乐园”。就在这些残破的城墙洞里,我们钻来钻去,捉迷藏,打“游击”,或爬到城墙的豁口上打土仗,委实感到很开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虽不能像儿时那样在这里玩耍了,但这些却已成为我永远难忘的美好记忆。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当地政府对古城墙进行了历史性的开发与保护,修复了古城墙,重建了城门楼,方才恢复了古城的本来面目,成为当今古城人民休闲的理想场所和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
翻开中国厚重的历史,我们看到,在古代,凡战略重镇和中心城市大多是有城墙的,没有城墙的城市是不能算作城的。因而,在历史上能建得起城墙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必然十分重要。就拿我们商丘古城来说,作为商朝的建都地和古宋国的国都,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更是显而易见。拨开历史的烟云,我们会看到,就在这座商丘古城,就在我们的脚下,就曾发生过无数次战役,最著名的当数唐朝安史之乱时的睢阳保卫战了。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叛军首领安禄山,为打通唐王朝至江淮的通道,以切断唐王朝的命脉,命部将尹子奇,引兵13万,攻睢阳城。守城将领张巡、许远临危不惧,与部将南霁云、雷万春等,凭借坚固的城墙,共守睢阳城。其间大战数十,小战数百,历时十个月,杀敌12万余,食尽树皮草根,乃至张网罗雀,挖墙掘鼠,杀马而食,最终粮绝城陷,其状可谓惨烈,名垂古城青史。每当我站在这城墙脚下,回顾这沉重的一页,总止不住内心的阵阵感慨,无不对睢阳的守城英雄而肃然起敬!
其实,商丘在历史上建造这么一座古城墙,也不单单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而且它还有防止水患、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小时候听我父亲讲,民国时期,我们商丘就曾发生过一次大的水灾,那年八月,黄河决口,水淹四关,由于城墙的抵御,大水未能进城。第二年夏天,又逢连日暴雨,城外洪水滔滔,一片汪洋,据说水有三层楼那么高,人们坐在城墙上,几乎能够洗脚。为了防御大水进城,城内居民关住城门,用沙袋堵上,尽管洪水猛涨,最后还是因了古城墙的存在,到底没能让洪水进来。为此,我常常感叹,古城墙啊,您不仅创造了古城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安全屏障。今天,历史上的水患可能不再发生,但有了您这座历史的屏障和先进的水利设施,商丘古城的人民定会安然无恙!
经过历史的风云变幻,就这样,幽幽古城墙就像一位历史的巨人,沿着中国历史的跫迹一步步走来。我为此感叹,数千年来,历史上筑起了那么多的古城墙,都被历史的烟云平荡得荡然无存,而我们商丘古城墙虽然经过无数次的战乱,经过明朝的重建,却有幸走过了500年的岁月历史,至今它的城郭、城墙、城湖仍基本保存完好,这不能不说是古城保护的一大奇迹。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城墙为明朝所见,乃古城堡式建筑,城池外圆内方,形似古铜钱。四座城门均为拱券门,东曰宾阳门,西曰垤泽门,南曰拱阳门,北曰拱辰门。南北城楼遥对相望,气势雄伟。一些国内外的考古专家看到今日商丘古城之雄姿,无不惊叹道:商丘古城墙能保存得这么完好,实在太难了!
沿着周长3.6公里古城墙漫步,望着一层层斑驳的青砖,探寻着历史的烟云,我若有所思。这座古城墙究竟有多高,有多少层砖,又有多少个垛口,我没数过,也没有亲自丈量过。但它那一层层斑驳的青砖和绕城而建的10余座烽火台,却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沧桑和辉煌。伫立在巍峨的烽火台下,我仿佛看到,守城将士们把持着一个个垛口,手持弓箭,剑拔弩张;烽火台上,烟火雄雄,台台相连,随时在向守城官兵发出预警的信号;城头之上,旌旗猎猎,号角嘹亮;两军厮杀,音犹在耳,历史上的数次睢阳保卫战如在眼前。啊,这就是商丘古城的历史厚重之所在,这就是商丘古城的千古神韵之所在!幽游在古城脚下,我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隧道,置身于烟波浩渺的历史风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