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新闻资讯 >> 浏览商丘

恶搞木兰其实是叙事框架之争

2015/7/14 10:20:46 点击数: 【字体:

  □蒋璟璟(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近期,喜剧演员贾玲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木兰从军》小品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随后,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栏目组以及主创人员,向社会公开道歉。(7月12日新华社)

  此事之前,对“经典人物”的娱乐化演绎,已经多次引发舆论风波。在批评者的口径中,这类行为往往被视作有害的“恶搞”。而在主创一方看来,这一切只是无害的“再创作”而已……于是乎,各有判断、各有立场的围观者,迅速分裂成两个阵营的力量。只是,看似热闹的意见对垒,即便有可能迫使对方就范,却很少可能会产生最终的共识。

  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历来非议不断的恶搞式作品,反倒越发流行开来。在此过程中,一个最过明显的特征是,其渐渐从一种草根狂欢、边缘创作,转变成为现代娱乐产业所惯用的逗乐伎俩。很长时间以来,世俗的审美品位与流行文化的走向彼此影响,共同促成了戏谑、解构的大行其道。就此而言,“恶搞”现象,可以说是民间社会、商业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是一种期待被谅解、被正名的“平民趣味”。

  然而怒气冲冲的反对者,显然不会认可这套说辞。他们宣称贾玲此举,失去了对历史人物的起码尊重。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起码的尊重”?什么才是“再演绎”的行为边界?围绕“恶搞”的话语纷争,其本质上实则映射了发声者的知识结构、价值偏好等等。选择接受哪一种“叙事框架”,便会形成与之对应的是非判断……

  恶搞花木兰,也许确有不妥。但,在你来我往的舆论交锋中,原本对错立现的事情,反倒变得面目模糊了。当然,不久之后,此事的风波终将散去,而真正值得思考的则是,正统的历史叙事,如何转换话语方式,从而能够让自身更具魅力与说服力,藉此构成对娱乐化世界的平衡与修复。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0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