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梅坦言,剧团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自身面临的挑战,一个是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不光是从艺人员断层流失,他们的受众也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说欣赏群体也出现了断层流失的问题。”梁园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乔迎雪说。
“我们现在采取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对四平调进行系统的保护。所谓静态保护,主要是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动态保护则是指办传习所培养新的接班人。”乔迎雪表示,经过政府的扶持和自身的努力,2011年,剧团已和商丘市文化艺术学校联合创办了“四平调艺术传习所”。
剧团5楼一个独立的小资料室里存有四平调所有静态保护的内容。67岁的马望发说,剧团已整理编辑出80万字、长达三卷的《四平调艺术》,已联络好出版社准备出版。之外,他们还从各种渠道找到了以前演出的录音资料,这些都很珍贵,现已经将它们刻成光盘保存了起来。
“四平调有着完整的演变脉络,因此有人把它称为‘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我在研究和保护四平调的过程中,最佩服的是老一代艺人们,他们没有文化,忍饥挨饿,呕心沥血,开创了四平调这个新的艺术种类,而且广纳各种剧种旋律的精华,实在不易。”蒋云声感慨万千。
从形成到发展,从鼎盛到沉寂,从复苏到危机,从挣扎到希望。四平调的出路在哪里?
“对它的保护也就显得非常必要。我觉得,必须将政府保护、社会保护、自我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力,向社会伸手,向社会借人。”蒋云声说。
“传统稀有剧种离不开国家的保护。”付梅说。
“我喜欢,我全家人都很喜欢,也都支持我的工作。四平调还大有希望,只要政府支持。千万不要把四平调丢了。” 马望发殷切地说。(商丘日报) 【原标题:四平调:稀有剧种的生死之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