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商丘

一"台"一"陵":承载中国的火文明(2)

2013/4/20 14:56:57 点击数: 【字体:


    阏伯台一个用火历史的坐标

    翻看《商丘县志》,其上有记载,“阏伯台在商丘古城西南三里,台高八十八尺,周二百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台遗址,距今约有4500年的历史。

    阏伯台又叫“火星台”、“火神台”、“商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字呢?中国古代,人们为了观测日、月、金、木、水、火、土等恒星和行星的运行规律,把沿道的天区分成大小不等的二十八个小区,称二十八宿,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达的位置,其中东方苍龙七宿有一个星宿对着商丘,它就是心宿,心宿又叫火星、商星。这颗星在4200年前,每年都有个运行不变的规律,它何时东出,何时南中,何时西落,每年再现的时间都非常准确。当时阏伯就以这种最简单的办法用肉眼观天来定农时、分季节,告诉当时的人们什么时候开始收割,什么时候开始耕种,指导我国最早的农牧业生产。

    阏伯台之所以叫“商丘”,“因为早在4200年前,这里是商族部落繁衍生息的地方,而当时商丘属于丘陵地带,人们为了逃避洪水及猛兽的侵袭,选择商丘居住,所以商部落居住的地形为丘,故称‘商丘’。‘商’指商部落,‘丘’指地形。人类对火星台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仍然以大火星的变化来指导农时。”商丘市文联原主席尚起兴先生说。

    又因为此台是观测大火星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火星台”。由于阏伯一生不辞劳苦,呕心沥血造福于当地的黎民百姓,人们非常敬仰他,把他喻为“火神”,所以此台又叫“火神台”。他死后,人们以他的遗愿将其葬于此,为了纪念他,后人又称此台为阏伯台。

    现存的阏伯台如墓状,夯土筑成,层层夯土中夹杂着不少汉代的瓦片与陶片,可能是汉代所筑,原来的阏伯台因黄河泥沙多次淤积,隐于现存台下。文物勘探表明,在阏伯台附近地表以下十余米发现原始土层,而阏伯台下的原始土层要高出周围十米以上。这说明在黄河未冲积之前,这里已经是一个高约十米的大土丘,阏伯居住的高丘应该是地表以下的这个土丘。

    阏伯台上有阏伯庙(或阏伯祠),为元代大德年间建造,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庙内有大殿、拜厅、东西禅门、配房、钟鼓楼,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另外还有三处台阶组成。其中中间的台阶是最有意义最有特点的。此处台阶最底层最薄越往上越厚,寓意为步步高升。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被誉为火德皇帝,就与这里有关。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8-07-17 作者:李红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