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清光绪八年(1882年)前,大铙在鲁西南一带初具雏形,但尚未正式命名。清光绪十二(1886)年,山东成武县艺人韩凤魁因家中遭水灾,时年23岁的他逃荒落户永城裴桥乡卞庄村,后以大铙这种演出形式辗转乡间行艺演出。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韩凤魁收13岁的程元方为徒。后来,程元方也在永城县裴桥乡卞庄村落了户。1909年,韩凤魁创办了第一个大铙科班,在培养了一批大铙演员的同时也将大铙这种演出形式传播开来。
在韩凤魁的带动下,卞庄的尹家、马家、鄢家、李家也相继演唱大铙,并以此为业。在此过程中,大铙逐渐成形,并得以发展完善,正式命名为“大铙”,有了固定的表演形式、完整的演出曲目和专职的演员。至此,大铙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正式在永城扎下根基,卞庄也因此成了“大铙之乡”。
《二》
大铙是一种很小的曲艺剧种。铙,是一种乐器。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一种和钹十分相似的打击乐器——铙。明清时期,铙已经用于地方戏曲的伴奏,清朝戏曲作家李斗在其著作《扬州画舫录》中提到,昆曲伴奏曾用大铙。
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大铙的唱腔、唱段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其表演形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20世纪30年代末,韩凤魁的儿媳王小凤,因丈夫出走不归,无人搭伴,就苦心钻研把原来的双股件改为自己执铙打板自己演唱的单股件,后来这种演唱形式成为了大铙演出的主流,并一直沿用至今。
大铙的唱腔板式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而区分为坊、快、垛、崩、嵌、紧、闪的唱法,唱词多为七字韵、十字韵。大铙不用弦乐,唱词多,白口少,赶书,擅长演出长篇连台书目。大铙声腔高亢、吐字清晰,以唱为主、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群众喜爱。
《三》
民国时期,永城县城听书之风盛行,技艺高超者云集。当时韩凤魁已经去世,程元方成了这一带最著名的大铙艺人。
1938年秋,日寇侵占永城,次年,以彭雪枫为师长的新四军四师挺进永城,建立抗日根据地,程元方到新四军驻地书案店演唱他自编的抗日曲目《打败鬼子兵》、《日寇火烧裴桥》等,受到四师首长的表扬和鼓励。
在程元方众多的徒弟中,卞明坤最受群众的喜爱。卞明坤12岁时拜程元方为师,成了程元方的关门弟子,14岁就能单独登台演唱,到了18岁已经小有名气。卞明坤善于借鉴其他曲种的表演技巧,他吸收了一些戏剧的表演程式和身段,恰当地将一些有益的招式揉进大铙的表演之中,丰富了大铙的表演艺术。
1980年,高中还没有毕业的王玉玺拜卞明坤的二弟子练超为师,最终成为永城大铙的第五代传人。练超是卞明坤徒弟中最有名的一位。王玉玺在老师这里学到了许多传统唱段,如《罗成算卦》、《马前泼水》、《诸葛亮打狗》、《刘邦斩蛇》等。
王玉玺对大铙有较深的艺术功底,他能编能演,其表演粗犷豪放、声情并茂、底气十足、字正腔圆。2005年,他表演的《马前泼水》获得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金奖;2006年春节期间,他在河南省宝丰县宝丰马街书会上获“宝丰杯”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赛一等奖……
王玉玺坦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铙渐行渐微,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谈及大铙传承问题,王玉玺不无忧虑,但他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自己可以无偿传授技艺。
《四》
“大铙在河南曲艺界说唱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河南曲艺界的奇葩,是豫东地区的优秀曲艺剧种。”永城市文化局局长王晓五说。
大铙的价值,王晓五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学术价值。大铙独特而富有地方韵味,它是具有豫东特色的一个代表性曲种。发掘、抢救、保护大铙,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曲艺史,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是实用价值:大铙的独特表现形式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让它在群众中有很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可以利用大铙这种百姓喜闻乐见、方便易行的方式,编写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让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成为新时期科学文化的传播平台。
针对大铙发展后继无人的现状,永城市文化部门已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已将大铙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指定专人负责大铙的整理、保护工作。同时正在组织挖掘整理大铙的历史资料、传统书目和曲谱,采取多种帮扶方式鼓励大铙传承人做好大铙技艺的传承工作。【原标题:永城大铙:渐行渐微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