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馆地道战遗址,位于民权县城北30余公里处的北关镇李馆村。一座烈士墓坐落在地道战遗址上,墓中长眠着一位在此牺牲的烈士,名叫杨朝起。这里是豫鲁两省交界处,人迹稀少,稍显荒凉,但杨朝起烈士并不孤单——他昔日的战友、今年82岁的赵松武终日在这里陪伴着他,已经为他守墓22年。
杨朝起烈士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当地党组织的负责人,为了同日本鬼子作斗争,他巧妙地利用当地土质挖而不塌的特点,发动群众挖出了一个总长约25公里的地道网。地道中修有转盘、枪眼、陷阱、卡口、突破口等设施,就像一座地下迷宫。抗日战争时期,李馆人民利用这个地下“钢铁长城”,狠狠地打击了侵华日寇。
1944年,14岁的赵松武参加了八路军。杨朝起担任着八路军的区队长,是赵松武一直崇拜的英雄。“杨朝起虽说是首长,却没有半点‘官架子’,总是亲切地称俺‘小战友’,给俺讲救国救民的道理,教俺杀敌的本领。俺俩有着深厚的友谊。”赵松武说。
1948年,赵松武光荣地入了党并被编入解放军野战军,先后在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9军49师147团当勤务员、卫生员、侦察兵和骑兵,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等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役。1953年,部队整编,赵松武复员返乡后,才知道杨朝起已经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了。
1986年,李馆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发挥地道战遗址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在随后几年里,政府先后修缮了杨朝起烈士墓并立了石碑,遗址也修建了大门和围墙,可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守护人。
1990年,赵松武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主动要求去守护烈士墓和地道战遗址。他找到乡、村干部说:“当年俺参加八路军时才14岁,部队嫌俺年龄小不要俺,是杨朝起收下俺,带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现在烈士墓和地道战遗址没人看管不行,我愿跟烈士做伴去。”为了守护烈士墓和地道战遗址,这位当年已经60岁的老人不顾儿女的反对和乡邻的不解,背起铺盖住进烈士墓前的小房子里。
至今,赵松武老人已与地道战遗址和长眠于地下的战友朝夕相处了22个春秋。每天,他都要先去给老首长“擦擦脸”(用抹布擦拭墓碑),然后再将院子和地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前来参观瞻仰的人们当义务讲解员。赵松武老人守护地道战遗址和烈士墓没有任何报酬,但他无怨无悔:“在这里,俺每天都能跟老首长拉拉呱儿,觉得特别心安。俺这辈子是不会离开这烈士墓和地道了,活着为烈士守墓,死后也要埋在这里与战友共眠。”文/ 图 本报记者 崔 坤【原标题:抗战老兵为战友守墓22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