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的道德文章、思想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为祖国、为人民奋斗不息,范公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因如此,从事范学研究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而商丘市第九中学的退休物理教师孙纲,则因二十余年专心致志、矢志不渝、克服重重困难从事范学研究,被大家誉为——
年过七旬的退休教师孙纲租住在凯旋路一小区楼顶的阁楼里,家徒四壁,房间里四处成摞堆放的多是与范仲淹有关的书籍及他收集整理出的资料和手稿。他不愿提及自己为何离家独居在这间陋室里,但讲起范仲淹,讲起范仲淹与商丘的故事,则滔滔不绝。
孙纲说,提起范仲淹,我们都会想起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提起《岳阳楼记》,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但是,范仲淹与商丘的不解之缘,并不被众人所知。
商丘在北宋初期称应天府,公元1014年应天府升为陪都,称南京。这里的应天书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而且在四大书院中唯一被升为国子监。公元1011年,23岁的范仲淹到应天书院求学,寒窗苦读5年后考取进士,随后他迎母赡养,娶太宗朝御史中丞李昌龄的侄女为妻,安家于南京(今商丘)。公元1026年,范母去世,范仲淹回南京居丧3年。留守晏殊(后官拜宰相)赏识范仲淹的才学,诚邀服丧在家的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这期间,范仲淹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写出了昭著天下的《上执政书》。范仲淹在商丘长居的8年,便是孙纲研究的主要课题。
孙纲说,自己是怀着仰慕的心情致力于范仲淹在商丘的研究的。他自费到各地去追寻范仲淹的足迹,与当地的范学研究者们交流探讨,尽其所能地收集有关资料。1995年退休以后,他整理出八九万字的《范仲淹与商丘》一书,于1997年由政协原商丘县委员会编印成文史资料专辑。1998年初,应中国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筹备处的邀请,他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筹备会成立大会。在短短3分钟的大会发言中,他着重讲的是范仲淹与商丘。他说:“研究范仲淹避不开应天书院,避不开商丘。范仲淹学成于应天书院,后又授学于应天书院,结婚、生子、封地于商丘,代表作《上执政书》写于商丘,他的先忧后乐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最早形成于商丘……”他的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们的认同,带去的100本《范仲淹与商丘》一书被争抢一空,大家对这位来自商丘的退休教师刮目相看。
从事范仲淹研究20余年,孙纲的10余篇论文入选《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范学研究》、《甘肃范仲淹研究文集》、《苏州范仲淹研究文集》等学术刊物,填补了范仲淹在商丘的诸多空白,其中《范仲淹与应天书院》突破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范仲淹师从无考”的历史遗点。自1998年中国范仲淹研究会成立以来,孙纲这位痴迷范学研究的“草根学者”一直当选为理事,还当选为河南省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和商丘市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被洛阳范仲淹研究会聘为副会长。图/文 本报记者 崔申义【原标题:研究范仲淹的草根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