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黄河故道南岸的一个偏僻小村庄,舅舅是一位民间画师,每逢冬闲便画些中堂、条屏,到过年时拿到集市上去卖。那红红绿绿的梅兰竹菊,那正义威严的钟馗打鬼……引起我童年的极大兴趣。我让母亲向舅舅借了本《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用薄白纸裁成画谱大小,蒙在上面用铅笔描摹,再用蜡笔填色。这是我七八岁时最大的爱好。当时也不懂得什么是艺术,只觉得好玩。入学后,新课本发下来,里面有好多插图,很好的线描,又是我临摹的绝佳范本。有时课堂上也如饥似渴地涂画,被老师看见,不免遭到训斥。最后老师告诉了家长,父亲说:“你现在要好好读书,学好文化,将来才有出息。画画管什么用?以后别再画了!”从此一直到初中就很少再画。前几年在一个旧箱子里找到了我小学时候的画作,看到后真是感慨万千,虽说画面十分稚拙,但它勾起了我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拜名师执著苦学
我读高中时,认识了我市著名画家孙民先生,于是我拜孙先生为师。这样我又重新拿起了画笔,与书画艺术真正结缘,并成了自己难以割舍的最大爱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从白描入手,系统地临摹古今名作,苦练基本功。我家在农村,经常到田间地头对着花草、庄稼写生。孙老师以花鸟画见长,我也喜欢花鸟画,但是取材与老师有所不同。因为我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景物风情比较熟悉,也充满情感,所以我选定了以农村田园题材作为绘画主攻方向。庄稼果蔬、农具牲口、家禽家畜成了我描绘的主要对象,也得到了老师的赞同。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所以我没有完全按老师的路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