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窑院俗称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现在河南三门峡、甘肃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还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着六代人。
三门峡陕县张汴乡的天井窑院保存尤为完整。由于没有进行商业性的旅游开发当地保持了最原始的天井窑院的特色。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在地坑院中生活。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挖出洞穴作为住宅。这种住宅冬暖夏凉是老百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干旱少雨的情况和土质状况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形式表现出先民们的智慧。
天井式窑洞俗称“地坑院”,是在平地挖一个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有的窑里还挖有小拐窑,用于储藏柴草、蔬菜等杂物,以增加使用面积。窑里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供人休息。出口是从窑院一角的窑洞内凿出斜坡通向地面,为住户进出之阶梯式通道。在通道一旁挖有水井一眼,供人畜用水。距井口3至4米,打有红薯窖,可储藏红薯,因井水能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使红薯保存得非常新鲜而持久。院中间挖有渗井1个或2个,同窑院深度一样,直径一米,底层铺炉渣50公分左右,供存渗雨水之用。
天井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即多个井院联合。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狗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过去,村民对修建窑院十分重视,建前必请阴阳先生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按易经八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窑洞建筑具有坚固耐用、节省资金、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摄氏度左右,中午晚上休息还要盖上被子,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庙上村。
交通:乘坐迎宾1号公交专线,在新三门峡站下车,步行约1699米到达天井窑院旅游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