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三门峡

走进陕县地坑院

2013/11/8 18:14:26 点击数: 【字体:

 
    11月初,应一些户外朋友的邀请,和他们一起开始了驴行天下的户外活动。因为这次出行的新驴比较多,所以,领队选择了一个难度不大、比较“腐败”的路线——走进陕县地坑院,登甘山。

    6点,我们一行30多人冒着细细的小雨从开封出发,在路上,按照领队要求大家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我们公选了财务官、先锋官和收队官来负责此行的财务管理和领队工作。在一路欢歌笑语中,我们的车子渐渐驶进了三门峡地界。

    从三门峡市区前往陕县的途中,荒凉层叠的黄土高坡不时闪现,沟壑纵横的地貌,很容易让人想起陕北高原的风情。过陕县县城一路南行,这种地貌一路高低蜿蜒起伏。走上十几公里,地势突然变得平坦,极目远望,再也寻找不到沟壑纵横的荒凉。“我们已经进入塬区的高台了。”领队大声对我们说。

    塬,这种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它原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在陕县,这种地貌十分平常,它们由厚50米~150米的黄土构成。而黄土则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打开陕县地图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塬可以覆盖一个乡镇,甚至覆盖两个乡镇。陕县近百个村落的近万座地坑院,就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这三大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在这些塬上的人马寨、庙上村、窑头等地,都有仰韶文化遗迹发现。而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

    边说边行,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要下榻的地方——西张村镇庙上村的天井窑院旅游度假村。进入村庄,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畜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就是它的真实写照。该度假村其实就是13个连在一起的地坑院,为了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而由西张村镇政府投资开发的。该度假村的老板很热情,他很认真地向我们讲述着地坑院的历史和构造。

    地坑院,俗称“天井式窑洞”,它是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民居,被称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

    地坑院的构造其实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7米深,长l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2000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米~1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行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3种。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锁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旧时妇女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门内、二门外。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地坑院一般为独门洞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就是一个门洞与2~3个地坑院相连。地坑院就形状而言,有正方形或长方形两种。

    老板的详细介绍让大家兴趣盎然,纷纷拿出相机认真记录着地坑院的每一个细节。

    晚上登山回来聚餐完毕,我们在这里举行了热闹的篝火晚会,大家载歌载舞,做游戏,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摘下了平日里沉重的“面具”,轻松地在一起快乐着。

    第二天,在领队及老驴们的带领下,我们再次来到甘山去登山,有些人走常规路线,有些新驴就跟着老驴走探险路线,大家相互帮扶着最终都登上了山顶。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同行的每个人都觉得收获很多,神秘的地坑院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轻灵的甘山释放了我们生活中的压力,同行的驴友让我们体验到友谊和快乐的珍贵……我感谢这次的户外之旅。

    地下宫殿”——地坑院

    飞云
    
    地坑院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运而生的,过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差,根本没有钱去建造房屋,那时候人少地多,很多土地长期荒芜,在荒地上凭力气挖个坑院居住,虽然费力大,耗时长,但却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程材料,更不需要花什么钱。陕县庙上村的张巷丁老人已近80岁,一辈子住地坑院,这座院子是他在1970年亲手挖下的,十孔窑共花销120元,现在祖孙三代住在一个院子里。在豫西地区经济尚不发达的农村,老百姓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是力气,于是,挖一方地坑院就成为人们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

    院的建造是一项较大的土方工程,一座中型十口的地坑院要出土2000余方,投工1000余个,一个人干要化3年多才能完成。天井院子由于结构合理,所以它经久耐用,一座天井可居住100年左右,多的可居住150多年。

    在地坑院院中央挖一30厘米深,比院落边长窄两米左右的方坑(也称院心),方坑内种上一丛丛绿树、一簇簇鲜花,这些象征生命存在的植物,为地坑院带来许多生气和灵性,它的人文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实用功能。它提示地面上的行人“别掉下来”。在炎炎盛夏里给地坑院带来一片绿阴,滋润了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日子,那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被应用得淋漓尽致,置身于每个地坑院仿佛进入一座座与世隔绝的“地下宫殿”。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汴梁晚报 2010-01-12 作者: 李燕艳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