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风俗
2013/9/24 9:21:5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三门峡城镇居民20世纪70年代末前,多住平房和4层以下的楼房。平房为土木和砖木结构,楼房为砖混钢筋结构。设施简陋,面积很小。有一室一厅、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所谓“厅”,实则多为过道。一套房面积小的20平方米,大的不过60平方米。全为公房,住房缴房租。20世纪80年代,即改革开放后,平房和低层楼房先后拆除,代之而起的是6层以至10多层的高层楼房。有钢筋水泥结构和框架结构两种。面积:80年代60平方米至80平方米,有两室一厅、三室一厅;90年代后,小的有80多平方米,大的达150平方米~160平方米,有两室一厅、三室一厅、二室二厅、三室二厅。室内外设施日益高档,功能齐全。90年代初实施住房改革,逐渐取消了福利分房,住房由个人缴钱,房产权属个人所有。至90年代末有3种住房类型:房改房,城市职工每户一套,按房革价;集资房,由职工集资,单位或房产部门组织承建,住房出成本价;商品房,由建筑公司建筑,按商品价出售。2000年后,还有一种经济适用房,用以解决收入较低且无房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
农村住房20世纪70年代前以瓦房和窑洞为主。瓦房分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种。砖木结构的瓦房,以石料做房基,砖砌房墙,瓦封房顶。土木结构的瓦房用青砖、石料做房基,房墙有的用土坯和泥浆砌,有的砌六七层砖后用土坯泥浆砌或夹板打土墙。两种结构的瓦房,均以木材做骨架。木架结构的规模有“三檩二椽”、“四檩三椽”、“五檩四椽”和“六檩五椽”。其结构方式有“顺驮鱼”、“半匝月”、“鹰哥架”、“方三丈”、“四平头”等。有的瓦房横梁之下或周围檩条之下用柱子做骨架,然后再砌墙、挂椽、铺板、抹泥、上瓦,称为“墙倒屋不塌”。亦有个别不立木架者,称“墙倒屋塌”。瓦房有单面瓦房、双面瓦房、对面瓦房(又称厢房)、四合院瓦房(分上房、南屋、厢房)等。庭院主宅为上房,两侧为厦房(厢房),和上房相对为厅房(下房)。更有讲究者,其住房分南屋、前厢房、过庭房、后厢房、大上房等。一般上房为5间(也有3间的),左右厢房各3间。院心不大,名曰天井。一般为一进,也有二进以上者。大上房讲究叠脊、挑檐、青石台级;整个院落特别讲究对称。这种瓦房院,灵宝市、陕县、渑池县、义马市和湖滨区较多,卢氏县平川地带才有。
窑洞有土坯箍的,砖箍的;土质好的,也有不箍的,只要用麦秸泥巴搅泥光平,干后即可住人。窑院又分地坑院和靠崖院两种。地坑院,又名天井窑院。在平地上,掘出深8米至10米,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大坑,在其四面崖壁上挖窑洞8孔~12孔不等。将其中一角的窑洞,从底部呈坡通往地面,即为出入之门洞。院内挖一水窖,谓渗水坑,收集雨水和污水。院崖上四周,筑1米左右的砖花墙或土墙,挑流水檐,摆上青瓦,俗称“眼睫毛”,以避雨水冲刷窑面,也为美观整齐。窑洞与窑洞之间的“窑腿”则用砖和白灰沿周包裹,以防雨水溅损。院内多栽梨树,长出崖头。外地人进村,只见树木,唯听鸡鸣,而不见人家,走近才发现坑下院落。地坑院多分布在陕县西南塬上,灵宝市小秦岭地带的朱阳镇、五亩乡、寺河山和阳店镇、川口乡,其他各县(市)、区的各村也零星散有。
靠崖院是依坡靠崖下院,多选择朝阳背阴,面水靠坡地带。一般是一院两孔,或三孔窑。灵宝市一院多为两孔,右为正窑,长者居住;左为陪窑,晚辈居住,陪窑不开门,只开窗,与正窑相通。陕县、湖滨区靠崖院讲究并排三孔窑,为福、禄、寿三星,中为正窑;若地盘不足,要在两孔大窑中窑腿高处挖一眼小窑,以求圆满,且可储藏东西。旧时,窑中一侧,常打小窑,谓拐窑,可放物,可睡人。富裕人家,还在窑脸前续盖一段瓦房,叫窑庭,前做客厅,后面住人。20世纪70年代前,窑中盘土炕,炕后连锅台,烟从灶下过炕洞,再做一烟囱,通出窑顶,冬天,可用柴草烧炕取暖。
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多建新房,窑院,特别是地坑院日少。新房多为平房,也有瓦房。一般为一明两暗或两明两暗加间的出檐房,另盖厨房和卫生间。90年代后,率先富裕的农民又盖起了二层、三层甚至四层楼房,结构同城市套房一样。房内外装饰日益讲究,功能日趋完善。铝合金门窗、地板砖、立邦漆涂料等各种新兴建筑材料进入农家院落。外粉也很讲究,门楼高大,富丽堂皇。群众建房,仍选“吉日”。楼房(平房)封顶,瓦房上梁,均择日而定。届时工匠师傅主持完工,房东给工匠封“红包”,并撒“飘梁蛋”和五谷粮,贴对联,放鞭炮,亲友庆贺送礼,主人宴请宾客,十分热闹。
农家院落栽树也有讲究,习俗为“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杨树)”。一般人家在后院栽石榴、梨、杏、桃、枣等树,院外栽槐树、椿树。20世纪90年代后,不少人家开始在院内种植花草。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