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走进平顶山 >> 印象平顶山 >> 浏览平顶山

水经注:岳楼河 五里河

2013/10/10 17:40:01 点击数: 【字体:

水经注:岳楼河 五里河

岳楼古民居(叶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澧河进入夏李,一直向东流,到北张庄行政村调头向南,在小河郭和曹王之间绕一个大S型河湾,右岸再纳五里河,而后进入叶邑镇。1957年破土修建、1974年10月改线延伸、1976年5月全线通水的澧河一渠,西起夏李乡的曹王,东至仙台镇的扁担李,灌溉澧河北岸的3万多亩土地。据统计,1968年到1985年间,累计浇地10.73万亩。2013年春,笔者两次前往孙安村老桥渠首处察看,拦河建有滚水坝,蓄水入渠。2012年汛期暴雨,距渠首百余米处,水渠被冲毁约60米,正待修复。

    澧河上游董湖、郭庄、姜园3个村,河床保持着自然样貌,遇旱,村民扔个水泵就能浇地。那些抽沙使河床变低的河段,沙砾裸露,水离岸远,已不能浇地。据介绍,沿河十几个村子井水苦咸,打70米以上才出好水。常年支流董湖南河、董湖北河非雨季已无水。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底,天旱百日,澧河也曾断流。

    董湖行政村近500口人缺水,只有靠澧河的几个村民组地下水比较旺,5到10米深的压水井供500人吃用。2013年春,村民用机井浇地700多亩;用拖拉机带动水泵抽澧河水浇地300多亩。听村干部说,早先河水丰沛,上游相距不远左有养凤沟右有十字沟两条支流相继汇入,激流回荡,在姜园和董湖之间形成又深又大的河潭。明朝大移民时,洪洞县董姓迁来这里,建村就叫董湖。养凤沟近年已成季节河,十字沟河的水量也不及早年,上游建孤石滩水库,诸多原因,曾经水大如湖的河潭消失了。多年采沙后,河床砾石裸露,宽的地方200多米,紧水流急的地方宽约10米、深不及膝。

    河到夏李北,左岸有5公里长的季节支沟,浮水上源在与灰河分水的官庄行政村桔茨园组那片岗岭,又有昭平台水库南干渠退水补济,一年中大半年有水。右岸有源于双山西北坡的常年支流夏李西河,这道水俗名焦楼沟,自南而北流经齐庄、三户王、焦楼、耿庄、前董后折向东,于夏李西注入澧河,全长9.5公里,河口处常年水幅1米多宽、约20厘米深。

    河到岳楼村,有3公里长的岳楼河注入。这不是一条大河,却是一条泉涌成溪的河。据生于1947年的教师张天义回忆:他记事的时候,大泉在村西五六百米处,水面十多平方米,深不见底。有一次寨河清淤,有人想把泉眼堵上,拿根长扁担扎住泥兜往下按,不但没按进去,泉水冒起来把泥兜扁担飙多高。现在村子大了,泉也进村了,在村党支部书记高宝钦家房前,水面5平方米。水很甜,舀出来就能喝。早先西寨墙外的人都吃这泉水,到现在,没打压井的人家仍然挑泉水饮用,余水入寨河。1958年,岳楼西南的十二里村修了一条排水渠,打那儿以后,这一带的雨水、排水全都汇流岳楼河。岳楼村头有桥,新桥包着旧桥,桥下有水塘,河出岳楼一里入澧河。

    据史料记载:明代晚期,有岳姓迁来此处,依泉而居。从最初的土墙茅舍,到后来的青砖瓦舍,树成古木,小户成大户再成偌大的村落。为防匪患,石砌砖包夯土成寨,引泉入寨壕,绕村成河。到清末,岳姓人家开枝散叶迁居他乡,房产卖给了李姓人家。也有说是外来的李姓来此发迹后,从东到西相继建起三进四进的几处楼宅。精美的木雕、灰塑、砖雕,与巩义康百万庄园建筑风格相近。因为楼是当年岳姓能工巧匠修建的,所以叫岳楼。屡经战火劫灰后,古建筑群已残破。2012年5月,叶县文化局等单位对岳楼村古建筑的勘察统计结果显示:现存13处、90余间。保存较好的一处堂屋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早先是大队部,现在是村委会办公的地方。保存完好的是一座12米高的古楼,矗立在几座不相连的古屋中间,石阶门额上阳刻着“福禄寿”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古宅斑驳陆离,其间瓦松蔓草落籽成小树,随风远去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历史云烟。

    现今的岳楼村,10个村民组,574户人家,多为李姓、张姓、马姓。耕地3012亩,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花生为主。青青麦田连向澧河滩,河滩里沙沙流风的是270多亩速生杨。据村党支部书记介绍,电视、电话家家都有,80%的村民有手机。网上还有个岳楼吧,年轻人外出打工走到天南海北,也能与亲朋网上聊天。“多少次放下电话,心总是难以平静;多少次接到家书,手都是颤抖不止;多少次倚立窗前,眺望家乡的方向;多少次梦中醒来,又是泪湿枕巾;想家的泪打湿不想家的信,又有多少次?压抑的心在默默地呼喊——我真的想家。”挂在网上的诗句,宣泄着游子不可称量的思乡之情……传统的生活方式已成历史,村里商店七八家,还有饭店、馍店、面条铺,公交车通到家门口,每月逢三是物资交流大会。姑娘媳妇晚饭后去广场上跳舞,替代说书人的悠悠胡琴和简板,舞曲是低音鼓快节奏的流行乐曲。她们还组织起60人的腰鼓队,把节庆的喜悦打到乡里县里去。你不得不承认这是当今农村社会的一幅缩影,传承千年百代的农耕生活差不多只剩下两口老井了。

    河过岳楼河口1.5公里,右岸有常年支流五里河来济。水出夏李南部鏊山北戴洼,南北流经牛头李、张祁楼、孙庄、侯庄,转而东北流,在叶邑镇李公甫村北注入澧河,全长7公里。五里河自西而东穿过牛头李自然村,村中桥下有一眼石砌古河井,深约20米,直径两米多。听村民说井是建村时打的,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水还很旺,水质清甜,南岸一二十户人家都挑井水吃。河到张祁楼自然村,三道浮源溪沟汇合。到侯庄,又有三皇寺来水和叶邑镇孟庄、西王庄来水汇入。侯庄自然村东南百多米处有个石板潭,据侯庄村党支部书记回忆,早先石板潭很大,水长百十米,宽十几米,水凉得冰人。眼下水小了,泥岸间莹莹百十米,宽处六七米,深的地方两米多。2013年4月3日,我在侯庄自然村东的水泥桥上,看着这条泥岸小河,泥鳅一样七扭八拐,拱开两岸平缓的丘陵,弯折处盘出或深或浅的河潭。桥下水中散落着几块青石条,隐隐有辙痕。据记载,这里原来是一座清代五孔石桥,长15米,宽5米。石条之间用铁锔固定。怎奈人来人往光阴销蚀,而今夕阳流水依然,古桥只剩下几块石板了。桥南不远,一湾水深成黑色,人称黑龙潭,水利站工作人员说,每遇旱天浇地,六七个水泵不停地抽也抽不干。桥下河水哗哗流,下游不远又有犁堰潭、二百斤坑等天然小水坝。打量两岸地势渐次高起,河被掬在中间,控泉多出,越流越大,所以小河反成常年支流。河到小阎庄自然村,春风溜过,岸树旺绿,羊群在河洲,鸡鸭在草滩,村南三孔水泥小桥卧波数十载,也已成文物。桥下河水清清七八寸管量,不舍昼夜,汇注澧河。(曲令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日报(2013-07-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