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发现一通古碑,刻制于康熙五十一年,是重修庙宇的记事碑。碑体平整,碑刻苍劲,碑饰讲究。
沟里有两棵老槐树,大的需三人合抱,树上很多枯枝,但仍郁郁葱葱;另一棵较小,树干已空。两棵树的周围是较为平坦的广场,是状元沟村民集会、纳凉和孩子们玩耍的地方,生产队时的铁钟就挂在大槐树上。崔建奇说:“万年柏树千年槐,十年杨树长成材。这两棵树有千年的历史。”不管这两棵古槐多大岁数,它已能证明状元沟村历史的久远。
状元的家是三孔窑
状元的家在最东的南崖,有三孔窑,我们去看时已塌了一半。与状元宅西邻的是村民李包同的窑,是个洞连洞的窑群。李包同是村里的五保户,十几年前才去世,享年90多岁,现在村里有关状元的传说大多来自李包同的口传。今年36岁的崔建奇小时爱与李包同套近乎,放学后帮他干农活,收工帮他扛农具,就是想听他讲故事。
状元家的窑洞背西南面东北,正对着状元沟的出口。出口处有两个巨大的石丘,看着像一对狮子,守护着状元的家门。这对石狮崔建奇小时候见过,现已毁坏。我们看了残存的“石狮”,是巨大的红白相间的砾石,这一带有很多这样的巨石,有的几间房大,有的像座山峰。
崔建奇听李包同说状元姓孙,家里只有母子二人,是讨饭到这里的,走不动了,就打窑住了下来,成了状元沟人。
一个过路的村民告诉我们,石狮附近的崖上,有个小土地庙,状元放学回家路过时,这个土地庙会自动升起。问起原因答是:状元是文曲星下凡,土地爷爷是不敢见的。崔建奇也知道这个故事。村民对状元有着各种各样神秘的传说。
状元泉是自流泉
状元泉在水沟的西岸,距状元家300米。这是一股自流泉,崔建奇记事起就没有断过。我们去探访时,汝州已多天没有下雨,地旱得直冒烟,地上的野草也大多带着枯色。而状元泉四周杨树却一片葱郁,泉水汇集和消失的地方是20平方米大的湿地,长满水草,阵阵蛙声从里面传出。
崔建奇告诉我们,这股泉水水质很好,比别处的水甜,人喝了从不拉肚子,村里世代就是饮这里的水生活。10年前村里打了水井,用上了自来水,才不到这里取水。这股泉前些年流量大,可供沟里20多亩地浇水用。生产队时,泉周围是村里的菜地,种的菜可供全村人食用。后来菜地包给几户村民,现在种的是杨树,崔建奇是几个承包人中的一个。5年前崔建奇等4户村民在状元泉处挖了个6米见方的水池,将水蓄起来,一池可浇半亩地,几个小时就可蓄一池。
状元上学的地方在苍峪寺
状元上学的地方在水沟东岸不远的苍峪寺。我们沿水沟水库大坝,向水沟东岸翻越。路上崔建奇告诉我们,以前通往两岸的路在大坝南,由许多巨石构成石桥,水小时人从石上跳跃,水大时人就不能通行了。传说状元每逢从这里经过时,总有一个老人背他过河,且再三叮嘱不能告诉别人。一次发大水,全村的孩子都没能过河回家,只有状元回到了家,母亲再三追问,状元才说了实话。母亲告诉他再见老人时问他为什么背他。状元照母亲的话问后,老人说我背的是状元爷。母亲听了儿子的话十分高兴,在一次受人欺负后说,我儿子是文曲星下凡,将来是状元爷,再欺负我们等儿子考上状元,杀你们全家。此事过后,背状元过河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苍峪寺在水沟东约一公里的一个山峪里,四周环山,只是没古建,少了古寺的氛围。新修的几间殿房,也没什么特色。这里的当家人叫丁马留,法名释延留。从他口中得知,苍峪寺建于汉代,唐李世民曾在这里避难,走时留给方丈一个玉如意,寺院开始兴盛,规模比风穴寺还大。后来方丈尚云和尚到风穴寺住持,带走了玉如意,也带走了寺里的灵气,地位就不如风穴寺了。
苍峪寺兴盛时地产800多亩,房舍200多间,分东西两院,东院是生活区,西院是祭拜区。解放初还有70多间房,近200亩地。上世纪70年代郏县修红旗渠时,把寺庙毁了,许多古碑运到红旗渠上游修大坝了,所以找不到古寺历史的印迹。
说起状元读书的地方,丁马留老人很肯定地告诉我们就在寺的东院,并指了大概位置。问起状元姓什么,他也说不清,只说可能姓王吧。
状元沟的状元是谁
状元沟的状元出自宋代,这是状元沟老少皆知的事。查资料两宋共出了118名状元,河南占19个,其中孙何、孙仅、孙暨与平顶山有关,但也存在争议。
按状元沟的传说,这里的状元是孙暨。用百度搜孙暨,大都说是河南汝州人,有的在汝州后加括号注为今河南汝南。《历史上的状元》一书是这样记的:孙暨,河南汝州(今河南汝南)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己亥科状元。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开封府发解试,第一为高辅尧,第二为钱易。钱易很有才学,也很有名气。钱易对自己未得中第一,深为不平,遂上疏指责试题有讥讽朝廷之处,引得众举子纷纷状告考官取录不公。真宗诏令钱若水复查试卷,又认为士人争进之风不可长,遂擢孙暨为第一,而以高辅尧第二,钱易第三。孙暨与孙仅同乡共姓,相继魁首天下,同族乡里以之为荣。
上文提到的孙仅,与宋代状元孙何是兄弟,是北宋很有名的兄弟状元,但《宋史》没交代他们的籍贯,搞得湖北荆门,河南汝南、汝州都在争。《道光直隶汝州志》将孙仅、孙何记入乡贤中:孙何,字汉公。北宋汝州人,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壬辰科状元。孙何10岁识音韵,15岁能写文章,喜好古文。写文章必本经义,著有《两晋名臣赞》、《宋诗》等20篇,与当时有名的大才子丁渭齐名,时人称为“孙丁”。孙仅,字邻几,孙何二弟。生于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戊戌科状元。孙仅少年时,学习刻苦,才思敏捷。中状元后,任舒州团练推官,擢为光禄寺丞,入值集贤院。不久,知浚仪县。景德(公元1004年)初,拜太子中允,开封府推官。宋辽议和后迁右正言,同知审官院。孙仅性格宽厚诚实,不争名逐利,潜心钻研儒学,有文集50卷传世。
状元沟的状元是谁呢?是孙暨?母子二人住不了三个窑洞,家里一定还有别的人。孙暨与孙何、孙仅是同乡共姓,又相继中状元,孙何、孙仅有可能也是状元沟人。(尚自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