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街广严禅寺碑文载:“石渠(石村至马渡寨段旧河名)天设胜,概岩石障水,错若绘画,迤逦一二里,间清流激湍,或隐或见,宛然有仙家境……”清代汝州人王敦《应水雅石小诗》道:“十洲涌海上,三峡控江浦,那得移山人,碎掷应水浒……逶迤水似蛇,狰狞石如虎,乱泉触石出,香冽沁肺腑。怪石吞寒泉,平茹复半吐,玲珑由天造,奇辟倩鬼斧……”清代南阳府教喻司士选有诗曰:“五老同游应水涯,车集雅集景堪夸。鱼跃绿波声随浪,堤边酌酒柳飞花。石上题诗苔结字,滩静鸥眠影在沙。年年书会来相聚,醉归乃到夕阳斜。”可惜上世纪80年代采石放炮,雅石与诗文俱毁。
河到宝丰县城东南5.5公里处,1962年修建白龟山水库时,淹没区寇兆村村民迁此结庐,初称小店新九队,1981年更名应河村。村下不远有马渡寨,相传东汉刘秀率兵经此,正值应河水暴涨,人马竞渡,遂称马渡河。过了马渡寨就是薛潭村。村中并无薛姓,相传村南有火石岗,人们在山上建火神庙,村因取名雪潭,以避火灾,后谐音为薛潭。1975年应河发洪水,村舍多淹没,部分村民东迁,建新薛潭。老村西南角筑有溢水坝,蓄水50多米长、两三米深。坝下河床多岩石,被水流切割成深深浅浅的窄槽,淘气的鸭子饱食虾米藻草后,把水槽当滑梯,从上端拱进,曲曲弯弯自下端凫出,甚是可爱。堤上绿柳,堤内人家,不时有衣衫鲜亮的女孩儿和小媳妇儿就着河间石头洗衣。雪白的鸭群在水中,翠鸟灰雀在树间,散放的牛羊在滩里。阳光照耀,日月闲静,右岸披覆着落叶林的山岭起伏不定,拨响了远方刮来的风,让这段应水跳出人类编年史,自成稀少的悠悠的风景。
过薛潭西行不远就是名满天下的曲艺名村———马街。
马街村距宝丰县城7.5公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人类聚落。古时宛洛大道经此,有人开店建肆,始称马渡店。东南不远,是阳镇;西北不远,又有历史名镇大营;大营北去就是著名水寨半扎店了……串珠成链,聚集了千载一脉的繁华人烟。马渡店商贾云集发展成马渡街,简称马街。而最终让马街成为八百里伏牛东麓第一村的,是一年一度绵延700多年的马街书会。
据马街村火神庙及广严寺碑刻记载:书会最早起源于元延祐年间(公元1316年前后),至今已690余年。据传,670年前,马街村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艺精德高,桃李满天下。每到农历正月十三马老先生寿诞之日,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献艺祝寿。豫西这一带亦有正月农闲写戏听书的习俗,一来二去的,就形成了马街书会。风摇树簌簌,雨来草潇潇。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琴书、道情、渔鼓、花鼓、清音、河南坠子……流传于大江南北的民间说唱,正如天地间的风声雨声流水声,是人类历史这条河流发出的自然声响,是生活淌过民间带起的铮铮弦音。口口相传,或是即兴而发,无论金戈铁马,还是恩怨尔汝,或激越悲壮,或清丽凄婉,无不和着平民百姓的歌吟与悲泣,浸泡着瓜瓞绵绵如原上草的乡民们的汗水和泪水,挽留着他们集体无意识中代代不绝的爱恨情愁。所以有诗曰:“鼓子声声走雷喧,琴声悠悠流细涓,大调坠子传神韵,唱醉听客马街前。”马街书会,一年一度,它汇聚的不只是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四川、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艺人的说唱,它也汇聚了这广大地域之上脉脉流变着的人间情愫与文化魂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马街书会不但吸引了各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也吸引着全国各地艺术界的名流。一代京韵大鼓宗师骆玉笙、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黄梅戏名家吴琼、河南坠子皇后马玉萍、西河大鼓传人王丹丹等,无不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马街,献艺民间。马街,这个应河岸边看似凡常的村落,以其民间文化圣地的身份,还吸引了美国、日本等海外学者前来观摩。也因了书会的影响力,1995年“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举办,国务院侨办、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摄制组拍摄的《十三马街书会》专题录像带,被送往各驻外使馆。马街书会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5月20日,马街书会被国务院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街书会,是悠悠应河哺育出的一朵奇葩。(曲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