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民间曲子在中原大地到处传唱,代表性曲牌《打枣杆》、《银丝扭》人人会唱,个个喜欢;代表性乐器曲胡(大弦子),其曲调婉转悠扬,成为最动人的乡音。20世纪初,河南曲剧在曲子的基础上,在汝州市孕育而生。曲剧分布在豫西和湖北北部,擅长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苦难和人间真情,所以,深受父老乡亲的喜爱。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对河南曲剧有这样的定义:“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现汝州市)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成为戏曲剧种的。”
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在豫西南一带,逢年过节流行“高跷曲”,表演者踩着高跷唱着短小活泼的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尽管当时还没有行当的划分,只有姑娘、丫环、三花、脸子、和尚等几个角色,却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时至今日,大家依然能见到踩高跷庆祝节日的场面,农村称之为“踩着高腿”,只不过鲜见了当时的唱词、表演和伴奏,徒留下一种娱乐表演的形式。那时,如果不逢年过节,就会出现不踩跷的清唱。大家围着地摊,哼着小曲。这种短小活泼的小调曲子,如今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只有从戏剧史料中去寻觅农耕时代那种农忙之余的悠闲。
据《河南戏剧1000题》记载,由“高跷曲”发展为“高台曲”是在1919年的灯节。当时洛阳东陡沟玩社火,因熙熙攘攘的观众秩序难以维持,踏歌跷队步履艰难,经大家提议,临时把踏歌跷队挪到了比较高的灯棚“白衣阁”上,这种居高临下的演出,观众的反映出乎意料地好。主演者刘乐及其玩友许文兴、温揪子、孙三耀等人的行动,对踏歌跷队由“高跷曲”发展为“高台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此,从洛阳到汝阳、汝州等许多村镇的踏歌跷队竞相效仿,纷纷走上高台。至于促使踏歌跷队登上真正的舞台,真正解下“高腿”,又经历了7年时间。
河南曲剧在汝州诞生80多年来,经过传承、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第八、河南第二大地方剧种,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涌现出了张新芳、王秀玲、马骐等著名的曲剧表演艺术家,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曲目,大家熟悉的《风雪配》、《卷席筒》、《陈三两》等至今盛演不衰。【原标题:河南曲剧源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