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明对河南曲剧的四大贡献
2013/7/31 9:38:2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朱万明(1891—1958),小名朱金堂,汝州市杨楼乡郑铁炉村人,是河南曲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河南曲剧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河南曲剧音乐的创新与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具体分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一、 朱万明对高跷曲搬上高台形成高台曲起着重要作用
1926年5月18日(民国15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朱万明(领班兼拉大弦、唱老婆)及关遇龙等同乐社高跷曲子班一行十六人到登封县颍阳北六里地的李洼村踩高跷唱曲子。时逢下雨,遍地泥泞、不能踩高跷。但众多痴迷的观众迟迟不愿离去,迫切要求继续演出。经过他们反复商量,最后发誓、赌咒(意思是回临汝后谁也不准向外说),才解下跷腿,在村中龙王庙戏楼前搭几块门板作为高台,在上面演出了《周老汉送女》和《兰桥会》,首次将高跷曲子搬上了高台,形成了高台曲。演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迅速传到临汝及周边区域,各地高跷班群起效仿,纷纷登台演出,高台曲逐渐取代了高跷曲,也就是河南曲剧的前身。
二、朱万明对河南曲剧音乐的创新和改革
朱万明自幼爱拉爱唱,尤其酷爱小调曲。他聪明过人,敢于创新。他将收集到的民歌小调融汇到曲剧的唱腔之中,丰富了小调曲的唱腔音乐。自1916年他25岁时起,先后对扬调、银纽丝、剪剪花、满舟、汉江、哭书韵、慢舵等曲牌进行了创新和改革,重新组织了曲剧十八板(原十八板仅有开首,他又增添了“状元游街”和“过街俏”等)。
有一次,朱万明和玩友们从汉江演出回来的路上,他看到有一个小妇人在坟头哭,哭得声音如泣如诉,煞是好听。回来后,他根据小妇人的哭腔韵味,创造了小汉江这个曲牌;在黄河北演出回来过黄河时,坐在船上,根据船的游荡,创作了曲牌“慢舵”,并被广泛使用。
三、对河南曲剧大弦(曲胡)的改造和创新
朱万明对曲剧大弦的改造也是功不可没的。原来的曲胡琴杆是根据坠胡和三弦的琴杆改制而成的,琴筒是用薄木板粘上去的。在演出中,朱万明不断地琢磨和改造,他根据大弦的发音条件和音律,不断地创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将猪尿脬(猪膀胱)张到琴筒一端,发出的音质优柔浑厚,比木板好听。在一段时间里,大部分高跷班社的琴筒都用猪尿脬。有一天村里有个人在地里干活打死一条长虫(蛇),拿回家剥了皮吃长虫肉,而长虫皮则扔在一边。朱万明发现后,他耐心揣度,觉得长虫皮薄而且又有韧性,他就将长虫皮拿回家张到琴筒上,一拉,发出的音比猪尿脬还好。由于猪尿脬厚又脆,特别是冬天更容易破裂,而长虫皮音质好又美观,后来就一直沿用至今。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为了区别曲剧和河南坠子等的伴奏乐器,把曲剧大弦定名为曲胡。
四、朱万明对锣鼓的改革
清末民初,临汝一带高跷曲子非常盛行,朱万明就是当时最活跃的人物之一。高跷曲子搬上高台形成高台曲后,演出一直用的伴奏乐器只有一把大弦(曲胡),一副手板。有一次,朱万明、关遇龙和郏县的王中彦、胡定等在安徽的界首某戏园里演出,正赶上与另一个戏班对戏。该戏班没有弦乐伴奏,只有锣鼓敲打,听起来颇为热闹;而高台曲正好只有曲胡、手板而无锣鼓,显得有些冷落。戏园子主人为了招徕更多的观众,要求曲子班增加锣鼓。朱万明、王中彦等接受了园主人的要求,增置锣鼓闹台。后来在演出实践中,又请了一位姓席的京剧鼓师传授锣鼓点。就这样,曲剧在表演中也就有了打击乐。为了适应高台曲演出,朱万明又和曲友们一道,不断增加演出剧目,继续改革、丰富、完善曲剧舞台艺术,增加行当,改进伴奏乐器等。
1949年以后,朱万明在陕西省渭南曲剧团工作,后调入河南省洛阳市曲剧团工作。1956年,河南省举办首届戏曲观摩会演,鉴于朱万明对曲剧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被大会授子“荣誉奖”称号,1958年在洛阳市曲剧团病逝。
朱万明对河南曲剧的形成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他对河南曲剧音乐的改革和创新也是无人能比的。朱万明的一生不求名,不求利,默默无闻,生活俭朴,对人友善,受到曲剧界人士的尊重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敬仰,他的名字将永远载入历史史册。【原标题:朱万明对河南曲剧的四大贡献】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汝州网 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