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琴是最早出现的拉弦乐器,大约在唐代出现,后流行于民间,近代少有应用。
轧琴:又称“轧筝”,我国最初的拉弦乐器。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大方,音色细腻柔和,演奏方法独特。是河北地方戏曲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流行于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西东南部等地区。
唐初(公元七世纪)我国民间就出现了轧筝,宋代陈暘《乐书》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它是在弹弦乐器筝的基础上,经过改制而逐步形成的。最早的轧筝,构造基本和筝相同,七弦,用竹棒擦弦发音,轧筝可说是我国拉弦乐器的最初形式。
皎然是首先记录轧筝的唐代诗人,他在《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一诗中曾描绘了轧筝的演奏形式和边弹边唱的生动情景,甚至把演奏轧筝所用的竹棒和丝弦的产地也都实录下来。这充分说明轧筝在唐代民间已经流行,只是尚未在宫廷乐队中使用。
到了南宋(1127~1279),轧筝在民间普遍使用。在南宋的宫廷宴乐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在宋、元的绘画里也有生动的描绘。到了清代,轧筝发展到十弦,已与今日的轧琴相同了。
轧琴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就是河北南部的地方戏——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轧琴音量较小,音色柔细,现已发展为十一或十二弦,用马尾琴弓拉奏。广西壮族民间乐器“七弦琴”,即瓦琴,福建莆田地区乐种“文十音”中的文枕琴等都是类似轧筝的乐器。【原标题:轧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