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南阳

社旗山陕会馆游记

2013/7/16 10:06:19 点击数: 【字体:

 

    驱车一千多公里来到长假旅行的第一站――社旗山陕会馆。会馆位于南阳市东北的社旗县,尚离得很远时就见到了那高高的城墙,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在阳光照耀下金壁辉煌,号称“天下第一会馆”的“关公祠”近在咫尺了,旅途驾车的劳累顿时烟消云散。

    见我们购票入内,导游小姐热情前来为我们服务,标准的普通话、和蔼可亲的态度,一下子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告诉我们,社旗镇在清乾隆年间,曾和朱仙镇、回郭镇、紫荆关镇并列为河南四大名镇。过去这里水陆交通发达,南船北马,商人云集,秦晋两省的富商大贾,为叙乡谊、通商情、接官迎仕、祭神求财而积资建造了这座会馆。有碑文记载:“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耗去白银数百万两。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7年。

    一踏进会馆大门,色彩绚丽的琉璃照壁即呈现在我们面前,先生兴奋极了,拉着我正面、侧面乱拍一气。导游自豪地说,社旗山陕会馆在全国会馆中首屈一指,艺术辉煌,绝无仅有。这照壁是仿北京故宫九龙壁修建的,用彩釉陶瓷大方砖砌成,上面遍制浮雕,壁面豪华,构图巧妙,工艺精湛,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两侧竖写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字迹采用金黄色古写隶体,显得庄严肃穆生辉,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这个同乡的仰慕追念之情。

    前院有一对高耸入云的铁旗杆,高28米,重5万余斤,铁旗杆顶端有仙鹤展翅欲飞,下有巨龙盘绕而上,铸工极其考究。铁旗杆中间有一对石狮子,东雄西雌踞坐,雄狮持绣球,雌狮背负、怀抱幼狮,含笑欠体而立,颇具有人情味。东西两侧的两座辕门,给人一种肃然之气。拱形的门道以青砖砌成,上层为城楼,四面垒就箭垛城堞,门额分刻“东辕门”、“西辕门”。西辕门城楼外悬挂着一幅标语“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先进性”,显得与古建筑很不和谐。先生向工作人员提意见,他们笑着说已经有游客建议取下这条横幅,可惜他们作不了主必须请示领导。

    导游指着辕门内额东刻“升自阶”及西雕“阅其履”的匾额说:“看着关公一生走过的路,一步步走上万人敬仰的神圣之境,教化人们只要信仰关圣,象关圣那样“忠义”、“守诚”,就会步步高升。”果真如此吗,我有点怀疑。前院八角腾空的钟楼、鼓楼均是两层起架,上层各置钟、鼓,下层通向中院。钟鼓楼之间就是悬鉴楼了,它又称“八卦楼”。悬鉴典出《新唐书》魏征传:“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鉴,内防已过。今魏征失,一鉴亡矣。”把戏楼比做高悬之“鉴”,避直白而增雅意,比之它处同类建筑直曰“戏楼”,其艺术品味不可同日而语。

    悬鉴楼中间置琉璃楼,内刻“天五尺”三字,楼门两边有对联“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远求到南海”。楼内竖20根合抱大柱,四面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案。楼北面是戏台,四根大方柱把巨大的三层楼凌空擎起,甚为壮观。飞檐下边金龙缠绕的“悬鉴楼”巨匾,苍劲古朴。两侧石柱上刻有外联“还将日事重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和内联“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舞台屏上还悬挂着“既和且平”的匾额,借言戏剧演奏要谐和一致而巧点“和气生财”的经商之道,令人玩味。戏台上下布满木、石雕刻图案,内容多与古代传统戏曲有关。

    穿过戏楼我们进入了万人庭院,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系男女观众场地,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看戏观众亦需男左女右分地而坐,互不相见。因可容万人看戏,故称万人庭院。一中二配三座相连的石牌坊高高屹立于月台前沿,面向万人庭院,与悬鉴楼遥相呼应,更增添了神殿区域的庄严气势。石牌坊石柱南北两面皆刻楹联,上部坊心皆为匾额,牌坊通体满布额、对联及人物禽兽等图案。这些楹联、匾额对仗工整,词雅意明,均是对关公精神品德的颂扬之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书体楷、草、隶各异,龙飞凤舞、洒脱飘逸;恣肆遒劲、力荡千钧。

    最令人惊叹的是,石牌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前后两面透刻,内容造型各不相同,刀法精奇,真可谓神工鬼斧,先生为之倾倒,连声称叹“不虚此行”!正中的石牌坊为方柱须弥座,柱两侧附以抱鼓石,鼓面刻“俞伯牙爱琴”,“陶渊明爱菊”、“嵇康爱竹”等八爱图。鼓面上下雕有各种姿态的狮子、麒麟、人面兽。左、右牌坊是大拜殿的出入门道,下各砌13级青石台阶与万人庭院相连。牌坊之间和月台两侧,置青石花栏杆,雕狮子、金瓜柱头,栏板刻福、禄、寿图案。中坊下入口处为神道,俗称“九龙口”,斜铺巨石一方,长、宽各2米,中刻一龙张口瞪目,形象怪异,其它八龙之间相互交错、藏头露尾,层层叠压,难怪这石牌坊被称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博物馆”。
    
    过石牌坊是大拜殿。走进了大拜殿的游客稀少,空荡荡的有点阴森森的感觉。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的大拜殿长40米,宽22米,高23米。前殿为大厅,是大宴宾客的地方,后殿有暖阁,供有关羽牌位。殿内雕梁画栋,流光溢彩,大小匾额,金光生辉。尤其是慈禧太后草书“龙”“虎”二字碑,一挥而就,字体潇洒刚劲,嵌于大殿墙壁之中上圆下方,上方刻一篆体御印章,内为“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九字,民间商会建筑能得此御笔之宝为镇殿之宝,使大殿更加生色。殿门左侧有“十八学士登瀛洲”石雕,图中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宇等不畏艰险,骑马沿崎岖小路登上为天下人慕向的瀛洲。殿门右侧“渔樵耕读”的巨幅石雕,更是玲珑剔透、神态逼真。“渔樵耕读”图教化人们安身立命,恪守本份,将“读”图置上与“登瀛州”图意相联,系宣扬知识为上,读书入仕方可登临仙境的尊儒崇文思想。

    大拜殿内彩画清晰可见,虽经百年沧桑,色彩如新,鲜艳夺目。众多人物造型皆用金饰,至今仍熠熠生辉。殿内各柱皆悬挂金字鼓面浮雕抱柱楹联,抄录下几幅:

    刚大塞乎两间气以伸而神德以盛而圣;典谟同有千古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中。

    胜地据河山美轮美奂栋宇聿新佳结构;同人联几席如兄如弟桑梓借叙好情怀。

    馆宇辟周滨二千里星联之合到此衣冠成雅集;敦盘开洛社十九郡恭桑敬梓有时樽俎话乡情。

    药王殿也有对联:药物素有灵苦无奇方医奇病;王侯高不仁独操仁术救人危。

    马王殿之联为:骐骥飞驰千里顺至资启佑,春秋驹旺四季平安仰灵威。

    社旗山陕会馆雄伟壮观、雍容华贵的古建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玲珑秀丽、典雅有致的建筑艺术给我们以强大的震撼力。中原大地灿烂的古代文化,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吸引我们继续河南之行。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社旗网 2005-11-29 作者:社旗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