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南阳

“方城石猴”遇到发展好“时候” 将建“石雕一条街”

2013/4/15 15:55:08 点击数: 【字体:

 
    “方城石猴”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著名的优秀手工石刻产品,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在民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石猴是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谐音“时候”,中原民间自古就有“时候到门前,四季保平安”的说法。

  方城石猴属于微型石雕艺术品,包含选材、制胚、打磨、雕刻、蒸煮、上色、晾晒、涂桐油等工序,其中上色有黄、绿、黑、红四种颜色。雕成的石猴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生动随意,具有刀法简洁明快、色彩强烈鲜明、风格独具神韵、寓意喜庆吉祥的特点。种类有单猴、猴背猴、猴摞猴、马上猴等,蕴含“祖师封侯”、“辈辈封侯”“马上封侯”之意,是研究中原民俗文化的“活文物”。

  2007年2月,方城石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方城石猴”以其历史悠久,石材独特,形象古朴,造型玲珑别致,品种多样,寓意深刻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方城县委、县政府对于“方城石猴”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并由县文化部门成立了专门保护组织,建立保护档案,针对性地开展了资源保护专项调查与保护,使“方城石猴”在保持了原有工艺特点的前提下,在传承人员、生产规模、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雕刻石猴的滑石主要产于与砚山铺村相邻的杨楼乡尚洞村一座山丘上,方城石猴雕刻艺人主要集中在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主要传承人王忠义今年86岁,从15岁开始从事石猴雕刻至今已70余年,2008年6月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王忠义老人长期的雕刻生涯中,曾授徒三四十人,由于石猴制作周期长,经济效益差,收入只能作为农闲时的一种乐趣和补贴,后有一部分转作他行,如今坚持下来能雕刻的有13人,分别是他的儿子两人、侄子4人、同村4人、孙子3人;一直从事石猴雕刻的有13家,孙辈中的3人都能雕刻,但技艺尚不成熟,现在外务工。

  为做好“方城石猴”的保护工作,方城县采取了很多积极的研究、保护措施:一是调查收集、整理了“方城石猴”的相关文字资料,对该项目形成了较为系统详尽的文字描述。二是录制拍摄了“方城石猴”雕刻工艺流程及其相关人、物的音像图片资料永久保存。三是全面购置收藏王忠义老先生的“方城石猴”雕刻作品及相关传承人代表作品,从实物上进行保护。四是县文化部门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设法在生活上,制作环境上给老传人予以关心关照。五是积极组织其作品参加各级各地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举办的展览活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以点带面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宣外宣力度,以此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同时进一步提升方城及“方城石猴”知名度。六是采取多项保护措施。在县文化部门和非遗产中心重点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国家级名录”立项吸引民间资金壮大“方城石猴”的发展。2008年底,县里成立了“方城县石猴文化研究会”; 2009年1月,该县为对“方城石猴”实施生产性保护,又成立了石猴文化传播公司,分别在独树镇和拐河镇建立了两个石猴生产基地。公司聘请王忠义老人为艺术总监,注册了“王忠义”商标和“好时候”商标,积极探索传承保护和产业经济双赢的途径。

  为进一步提升“方城石猴”品牌效益,近期,方城县政府又批准规划以独树镇政府、砚山铺村为主,在该村与豫01线交汇处建设“石雕一条街”,同时与该项目相融合建设集展厅、培训、制作为一体的“方城石猴”培训基地,计划一方面招收学员由王忠义先生授教搞好传承工作;另一方面依托培训基地扩大“方城石猴”影响力和对外交流提高平台。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人民网 2011-03-21 作者:方轩新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