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四川成都邛崃市大同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吊脚楼外墙不再“清一色”,而是被涂上了红、黄、粉、褐等多种颜色。相关图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让人诧异。
不少网友和游客提出疑问:“这些吊脚楼承载了太多大同乡人的乡愁。在这些古建筑的外墙上涂抹各种色彩,究竟是提升古镇的品质,还是在破坏古镇的原生态?”
古镇吊脚楼:被涂抹上各种颜色
大同乡地处成都市辖邛崃市西北角,距离市区20公里。据史料记载,大同乡原名大兴场,清朝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形成集镇,1958年10月,更名为大同乡。长久以来,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这个集古吊脚楼民居、天然溶洞、百年古廊桥和唐代石刻摩崖造像为一体的古镇一直“待字闺中”。
最近,成都市温江区游客刘红梅在大同乡游玩时,见有施工人员在为沿河边的吊脚楼外墙上色,便上前询问:“为什么要给这古色古香的吊脚楼涂抹上各种颜色,这样看上去与古镇的风格很不协调。”没想到,施工人员一句“要把古镇打造成童话世界”的话让刘红梅大失所望。
据大同乡历史资料显示,吊脚楼始建于明、清两代。以大量吊脚楼群形成的古街道,呈南北走向,以前店后屋的样式呈现。由青石板铺成的正街、河边街、横街、新街等街道组成,街道宽约6米,长200余米,沿街道的底楼作为商业铺面,二楼为吊脚楼雅座。这些吊脚楼中,铺板、花窗等设施至今保存完好的有100余间。
对于古镇吊脚楼外墙被大面积涂抹上各种颜色的情况,大同乡原住居民王志远这样说:“政府前两年花了那么多钱来维修保护,如今又在古镇的外墙上涂各种颜色,这不是保护古镇的行为,而是在破坏古镇的整体风貌。”
大同乡政府:打造“醉色”古镇
据了解,大同乡辖区内有国保文物——唐代摩崖造像群“石笋山大佛”和孔家山村居住的孔子后裔(孔氏族谱记载,山东曲阜孔子后人西迁至此)。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这里交融。
厚重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大同乡赢得各种美誉。“2011年,成都市政府授予大同乡‘成都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成都市建委授予大同乡‘成都市级特色镇’;2014年,全面通过了国家林业局对大同乡的生态示范镇的验收。”说起大同近年来获得的各项美誉,大同乡党委书记朱锦笑容满面。
朱锦介绍:“吊脚楼在经历了数百年风霜后,一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为了使古镇重现原有的风貌特征,从2012年开始,政府陆续投入1300余万元对吊脚楼和青石板街道进行全面的保护性维修,于2014年1月正式重新开街迎客。”
“老百姓和游客对吊脚楼上色提出疑问,我们在当初规划时就考虑到了。”朱锦坦言,“此次与杭州蜂巢网酒店管理公司合作,把大同乡打造成‘醉色’古镇是这次合作的最终目标。这一想法,得到邛崃市相关部门的同意和支持。目前,双方的合作协议已经起草修改完毕。接下来,邛崃市文旅局将会代表市政府与合作方签署合作协议。”
朱锦说,按照双方约定的规划,政府负责建好停车场、公共厕所和给吊脚楼上色等公共设施建设。古镇内的酒店、温泉等经营场所由合作方杭州蜂巢网酒店管理公司建设完成。截至目前,对沿河边的碉楼和进入大同乡公路两边的行道树的涂色工程已完成。下一步,将对古镇内能够上色的地方全部实施上色,还将在空地上栽种各色鲜花,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醉色”古镇。
如此“色彩”,古镇何去何从?
“以前,大同乡古韵十足。站在古街外的古桥上望去,一条小河缓缓从吊脚楼边流过,如梦境般动感迷人。现在这些吊脚楼被涂抹上各种颜色后,在阳光的照射下,让人眼花缭乱。”大同乡居民李金贵告诉记者,自记事以来,数百年前的“湖广会馆”和数量众多的真楠林等特色建筑、名贵树种一直保存完好。“如今,被上色后的吊脚楼与古镇的格调很不相容,看起来怪怪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李金贵认为:“游客到这里旅游,是奔着古朴雅致的吊脚楼来的,不是来看什么‘花脸古镇’。”
成都游客赵健对此也感到遗憾。“政府投入巨资来打造古镇旅游,对于当地老百姓而言是好事情。但不应该以牺牲古镇原有的特色为代价,以此吸引游客。”赵健说。
一些游客表示,吊脚楼被涂抹上颜色后,与其他古镇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创意很好,以后可以来这里感受不一样的古镇特色。
“随着古镇各项规划的逐步实施推进,‘醉色’古镇打造完成以后,将具有鲜明的特色,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游览。”杭州蜂巢网酒店管理公司负责人朱为民说,大同乡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公司将会在这里建设一座三星级酒店和一个温泉洗浴中心。还将与乡政府加强合作,等乡政府搬迁后,公司将租用政府闲置出来的办公用房20年,将其改造成青年旅社,将该青年旅社总营业额的5%作为租金支付给政府。
朱锦介绍说:“大同乡是一个很小的乡镇,常住居民只有1500人左右。自今年5月底与杭州蜂巢网酒店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便召集居民开会讨论相关事宜。会上多数居民表示赞同打造‘醉色’古镇的方案。按照方案的逐步实施,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对‘醉色’古镇的打造工程。届时,将会对每位游客收取38元的门票,目前正在报经物价部门批准。”
对于古镇吊脚楼被上色的事实,部分居民有些反感,看着自己居住了一辈子的地方正在变换颜色,在成都工作的大同乡居民张华感到很可惜,也很无奈。
如此“色彩”,将把古镇带向何方?本报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雷建 李晓东 危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