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官渡古镇或重现“古渡渔灯”景观

2014/7/24 16:02:59 点击数: 【字体:


  经过三年多的不断修改完善,《官渡古镇保护与更新规划方案》近期通过了审批。未来,官渡古镇将以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打造集传统文化展示、传统风貌与民俗体验、特色商业、休闲、创意、商务、居住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古镇、活力古镇,成为官渡区、乃至昆明市文化中心的重要品牌。

  规范范围约150公顷

  2011年底,按照遗产保护、民生改善、经济文化发展共赢的要求,受官渡区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与昆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启动了《官渡古镇保护与更新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规划范围东至彩云北路,西至广福路,南至云大附中,北至珥季路,涉及螺峰村、尚义村、王家村、秀英村、西庄村、六谷村6个自然村。规划范围约150公顷,其中,73.89公顷在紫线划定方案的规划控制范围内。

  通过举行多次专家咨询及论证会,对项目价值梳理,专家们认为,官渡古镇是环滇池地区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及聚落发展的最重要完整之见证;是昆明近郊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商贸集镇;是环滇池地区历史遗存众多的文化遗产聚集区。

  核心严控 外围放松

  《官渡古镇保护与更新规划方案》中提出了坚持“核心严控,外围放松”思路。对于古镇片区将立足保护,核心保护范围将严格按照文物、历史建筑修缮方案进行,除对破坏文物、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真实性、完整性的不协调建筑进行风貌恢复外,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

  保护的要素将采取点、线、面的方式。点:包括古镇内1处国保、2处省保、4处市保、1处区保、8处历史建筑、5处传统风貌建筑予以保护、修缮、改善,保护名木古树、古井、古桥等历史环境要素;线:保护宝象河、传统街巷线形要素及其形成的传统格局。以老宝象河为轴、周边鱼骨状灌溉水渠及之间分布的农田形成的官渡传统农业灌溉体系。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宝象河堤高于周边用地的“地上河”特征是官渡古镇反映滇池周边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能力的重要见证,规划予以保护;面:整个保护范围内进行风貌控制(官渡古城+西庄村+六谷村)

  三区互动发展

  古镇开发及建设将采取分区互动(兼顾运营)的方式。结合国内历史街区、古镇古村发展的成功经验,综合考虑文化旅游业态规模和步行尺度,并积极融入城市、发展多元化产业,基于古镇历史文化的休闲、餐饮、住宿、办公、居住职能,立足本地及区域文化需求、同时满足旅游需要,规划建议将古镇区分为三区互动发展

  官渡古镇核心区位于古镇西侧,历史上官渡古城所在区域,以承接旅游为主。将以水为魂,恢复渡口、于城东侧护城河位置开挖水系,布置滨水文化、商业和休闲功能,重塑官渡古镇因水而兴的文化景观,并通过水岸、十字街、中心广场等联系观音寺、法定寺、土主庙、金刚塔、魁星阁等文物点,构筑遗产网络。整体风貌以传统城镇商业街区风貌为主,以一颗印等传统院落为辅。

  西庄、六谷传统院落文化休闲体验区,位于古镇东侧,整体风貌以传统村落一颗印院落风貌为主。功能以院落内部的体验式酒店、酒吧、画廊、创意工作室、特色会所为主,兼容部分居住功能。结合九转花街和六谷村传统街巷,构筑遗产展示网络。西庄村东侧增设水面,重现坝潭烟柳文化景观,塑造文化休闲区入口。

  重塑“古渡渔灯”文化景观

  旅游开发建设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在新规划中,提出了“塑造节点、构筑网络、整体提升”的模式。以古渡口、新码头、官渡八景塑造特色文化景观节点,通过新老宝象河、水渠体系、历史街巷构筑文化景观网络,通过积极保护、整体创造,达到现状(一、二期)整体提升的目标。

  塑造节点将重新恢复一批历史景观。古渡口,将古镇主入口选在镇西侧,新增水面,重塑“古渡渔灯”文化景观。于观音寺北复建云台宫,山门前挖一水池,重现月映云台景观;修缮五谷寺,于五谷寺西侧恢复滇南草坪景观,通过草坪、雕塑,展现历史上九转花街集市胜景。

  此外,灌溉体系的沿用及改造,将沿用以宝象河为轴,两侧延伸灌溉水渠的鱼骨状传统灌溉体系作为景观水系使用,彰显官渡古镇在昆明水利、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并利用老宝象河与新宝象河水位高差的自然流向、现有坑塘,形成极富特色的水体景观。

  对于古镇旅游将构筑网络,利用历史街巷的组织游线。包括宗教、民俗文化游,宝象河历史文化景观游,明清民居建筑探访游,商贸古镇风情体验游。结合旅游线路的设置,布置游客服务中心2处,游客服务站7处。

  通过一系统的规划调整,未来的官渡古镇将实现整体提升,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点的网络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景观的物化;与城市文化资源点通过沿广福路大型水面、新老宝象河联系成为整体;通过物化官渡八景、非遗展示,增强官渡古镇历史文化的可感知性,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成为新昆明重要的文化名片。记者吴劲松报道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昆明日报(2014-07-24)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