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书医”修古籍
2016/7/29 11:09:26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也把文物修复这一工作推向了聚光灯下。当尘封数百年、破损严重的国之重器在文物修复师的手中重新焕彩生辉时,观众心中的震撼感油然而生。古籍修复,就是文物修复其中一项。 河南是中华文明发源地,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珍贵古籍。然而,历经漫长历史岁月,这些多数存放在图书馆、博物院、藏经楼等场地的宝贝,很多已损毁严重,面临着留存与修复、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现状:我省古籍约有100万册
目前,经过普查,我省古籍总量约100万册,有222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除图书馆、博物馆、藏经楼等国家收藏单位外,还有大量古籍保存在民间。
“我们省古籍藏书的特色和价值在于地方文献,主要记录了河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以及地方人物。”7月25日,省古籍修复中心主任谢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不可再生的古籍,是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例如,明刻本《李卓武点评西游记》、《嵩阳书院志》、《明万历刻本》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建于1909年的河南省图书馆,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一百多年间积淀了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馆藏多达40多万册。这些古籍不仅需要特定的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修护,也需要一个恒温、恒湿、洁净、安全的特定收藏环境。
谢昱说,借助国务院实施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从2013年开始,省图书馆对馆藏古籍保存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整修,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符合国家标准的三个古籍书库已经开始启用,樟木书柜、恒温恒湿、气体灭火、火灾报警、安防监控、隔离区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馆藏古籍保存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古籍修复可以延长它们的寿命,但始终会走向衰亡。在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复的同时,为了更好的传承,我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将古籍内容数字化,进行原始影像保存。
保护:妙手“书医”让古籍焕发新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古籍文献的“医生”,通过“把脉问诊”,让它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7月25日,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室的三位古籍修复师正在修复一部清代史书。“这就是我们最近正在‘挽救’的古籍,一套四册,一册六十多页,其中一册下半截已经严重污损,拧在一起,完全没办法翻页;还有一册,书页上有大量霉菌和污物,字迹已经被覆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近30年的修复师夏国军说,古籍常见的损坏情况包括书口开裂、破洞、虫蛀、变脆、发霉、表面污损等,不同情况需要用不同的处理办法。
夏国军表示,要完成古籍整个修复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有时候,一本书要耗费几十天甚至数年光景。
在修复室里,除了修复台和超声波修复仪,还有燃气灶、蒸锅、抽油烟机和洗菜池子,看起来像个“厨房”。
“你们在这里做饭?”面对记者的疑惑,夏国军笑了,“古籍有时候需要上锅蒸,就像蒸馒头一样。”原来,蒸、煮等都是古籍修复工作所常用到的办法。一些古籍粘连后一触即碎,用普通的手法是无法把书页一张一张地打开处理的,就得使用“上锅蒸”这一招。
蒸古书可比蒸馒头技术含量高,要时刻把握火候,不能把书蒸得太湿,“潮潮的就好”,所以要不时地开锅来看,蒸好了之后,粘在一起的书页就能比较容易地打开了。夏国军说,这一招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传承:海量古籍呼唤更多“书医”
在古籍书库中,海量的破损古籍正在等待“医生”们的救治。谢昱说,我省50%以上古籍需要修复,但从事古籍修复技艺的人员却屈指可数。
“古籍修复是件苦活、细活、安静的活,它和传统手工艺一样,有着失传的隐忧。做这项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发自内心的热爱。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这也是今天古籍修复人才匮乏的原因。”谢昱说,古籍破损后要用新纸粘补,新纸的颜色、纹理必须跟老纸相同,例如具有1000年保质期纸张的古籍,就不能拿只有200年保质期的纸张进行修补。因此,古籍修复师需要积累各种知识,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了解各个朝代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需要娴熟的技艺。
90后李睿智是省图书馆修复室里年龄最小的古籍修复师,做古籍修复刚刚一年多,但她已经熟知如何对付古籍的各种“病痛”。“当我第一次看到整齐平放在书架上的古籍时,心中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李睿智说,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古籍修复师这个行业,保护好、传承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