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家族、作坊、学院、社会立体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2013/8/9 17:44:35 点击数: 【字体:

 

家族、作坊、学院、社会立体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民间美术进校园”结业展展出蓝印花布( 焦雯 摄)

  2006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以来共公布了4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自项目认定和传承人评定工作开展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了持续有效的进行,发掘了一大批被隐没于民间的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是非遗法规定的传承人的首要义务。

  作为传承人,我们长期从事于蓝印花布的收藏、研究、传承、生产性保护等工作,在实践中,越来越发觉培养非遗传承人,尤其是培养二代传承人的重要性。

  在蓝印花布的传承方面,近几年来,我们尝试了个体传承和社会传播两种方式。个体传承中,我们主要通过在染坊中带徒和在家族中培养下一代来掌握蓝印花布各道工艺。在社会传播中,我们通过学院培养、社会培训,传播蓝印花布技艺。通过个体传承和社会性传承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二代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随着各级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子女、徒弟在传承好技艺的同时,深入开展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也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文化传承和社会传播的重要方面。几年来,我们蓝印花布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单位,研究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藏品卷、纹样卷,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蓝印花布”、《刮浆印染之魂·中国蓝印花布》等专著。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二代传承人申报相关研究课题,有助于传承人在一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升综合研究水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可持续性的传承。

  我们蓝印花布博物馆多年来注重抢救保护散落在民间的明清以来蓝印花布实物遗存,先后共保护收藏传统印染实物2.3万余件,在注意保护核心传统技艺的同时,设计了近千件蓝印花布纹样及饰品,依靠市场为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和技艺的可持续性传承提供了保障。

  2009年我们承接了一个清华大学科学与艺术中心的关于《中国蓝印花布传承人调研》的课题,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对全国主要蓝印花布产区做了走访调研,发现全国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现在已不足50人,并且还在逐年减少,这个惊人的濒危现状已威胁着中国蓝印花布的保护和发展。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严重影响着蓝印花布家族传承模式,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也到了后继乏人的境地。因此,近年以来,我们抽样调查了100多位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对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做了系统而深入的调研。调查中,我们发现传承人大多处于55岁到90岁的年龄段,平均年龄已达69.7岁,都面临着最现实的传承问题,积极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已刻不容缓。

  在调研中发现传承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一代传承人中的主要问题和现象有:传承人缺乏传承规划意识,对技艺如何传承没有系统的安排;有的师傅对其一生学到的技艺有强烈的情感,教授徒弟技艺时,有所保留,未将最完整最关键的步骤传至徒弟,以致技艺的精髓未得到持续的传承;老一辈传承人的过世,使得二代传承人还未学得技艺精髓,口传心授得以延续的“非遗”因此遭受重创,导致技艺无法得到精湛的传承,如果抢救保护不利,因传承人的消失,一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人亡艺绝”。

  2.二代传承人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家族式传承的模式中,有的因自身天赋和水平有限,难以在技艺方面挑起传承的重任;有的凭自己的偏好和主观判断,急功近利,偏离了技艺传承的核心,而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影响了技艺原真性的保护和传承;部分年轻传承人也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往往缺乏艰苦创业和拼搏奋斗精神,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学历,但部分人理想信念淡薄,责任意识和社会观念淡化,更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满足;另一方面,在师徒式的传承中,由于培养传承人的过程比较长,有些学徒不能定下心来踏实地学习传统的技艺,迫于生计,略知一二就另起炉灶,因技艺学习不精,最终也没有能够坚持传承下去,没有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3.政府对二代传承人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前一阶段政府部门更注重对国家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人的认定,对二代传承人培养的政策措施还需逐步加强。由于市场前景等问题影响,有的项目出现“收徒难”的情况,部分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由于预见收入低等问题,影响了传承人学习的积极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关键在于心手相传,二代传承人的培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无论是家族式或师徒式的传承模式,都要强化二代传承人文化传承的意识,不断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才能造就出高技艺、高素质的二代传承人。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构建明确的培育机制。二代传承人的培育工作,特别是代际传承问题,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各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键所在。建议把二代传承人的培育工作列入文化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相关部门每年要定期听取传承人的项目传承情况的汇报。政府要明确职能部门负责二代传承人的培育工作,并引导相关部门建立传承人培养制度,定期了解二代传承人的培养工作进度,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

  2.构建健全的传承机制。建议设立“后备传承人”或“传承人助理”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二代传承人技艺进展的督察工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生产、授徒传艺等活动提供必要的生产、展示和传习场所,帮助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个人工作室,培养二代传承人。传承人要传承核心的技艺和传统的工艺流程,坚持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和工艺的整体性,是二代传承人的责任所在。二代传承人要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利用自身条件,做相关的整理、研究、记录等工作,在做好技艺传承的同时,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工作,拓展传承的思路和模式。

  3.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政府部门对传承做得较好的二代传承人应该启用褒奖机制,以促进和鼓励更多的二代传承人迅速成长、成才。引导他们适当参加文化事务,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设立二代传承人专项奖励资金,对于那些传承工作做得较好的二代传承人,要多给予他们参加国家、省、市展演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在保留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对非遗表现的形式和载体进行探索性的拓展。

  4.构建长效的发展机制。家族式传承是祖先留下来的传统传承模式,但因时代的发展等原因,很多非遗项目由于子女自身不适合从事等原因,只能招收学徒,因此对学徒及子女的本身综合素质、技艺水平、社会责任感等都要进行培养。二代传承人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循环的过程,制定一套有效的发展机制,才能使项目得到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传承。

  探索非遗后时代民间技艺传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作坊带徒、学院培养、社会培训、家族传承等多种模式进行“立体”的传承,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

  (吴元新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灵姝为南通市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原标题:家族、作坊、学院、社会立体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3-08-09)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