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国学教材,能否萃取“经典”营养?
2012/11/8 17:46:5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日前,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在北京正式发行,这是国内唯一的传统文化教程。该课题研究和新教程实验目前已在多个地区展开。课题组希望,通过这套教材将国学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中。教材中选取了《弟子规》、《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十二册国学经典,同时规定每节课讲解一个繁体字,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文字的意境和美。此外,该课程提的问题均不设标准答案,只学不考。
现代文明的飓风下,传统文化之星火承袭,真可谓是摇曳将息了吧。相当长时间以来,国人的知识结构、学习模式等等文化基因,已然经历了彻头彻尾的重塑。于是,我们以“现代人”自诩,乃至悄无声息地远离了,孤灯黄卷间的残梦和念想。在今时,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的意象,或索性被遗忘,或遭遇牵强解读,总归是一句“处境尴尬”……凡此,颓势尽显之际,本土传统的自尊,终又有所反弹,一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便可称作其中的先锋。
“国学复兴”,热心人士呼吁久矣。然而,虽有共识,具体路径如何选择,却各有各的思路:有人将“经典”予以时尚包装,一时间诸如《于丹论语心得》一类的著作席卷书市。这种“重新释义”、“个性化解读”的策略,确乎极大提振了儒家典籍的行情。但问题是,“心得”与“原典”终有所别。快餐式的畅销书,实难担当大任;亦有人采取“全盘复旧”的策略,重现诵经、汉服、跪拜等国学礼仪,意图由外而内、先形式后内容。却也不料,遭遇呛声一片。
复兴国学,尝试仍在继续。例如,人教版的“国内唯一传统文化教程”,便是一次值得期待的探索。需要提及的是,其尽管选取“原典”作为教学文本,却未曾提及一揽子的繁文缛节。如此做法,便能最大程度挣脱仪式感的束缚,确保学生享受纯粹的阅读快乐——恰是“分享”而非“强加”的姿态,最能博取学生人群的好感。毋庸讳言,此轮国学重振行动,有意无意淡化了自身的厚重“使命感”,反以一种淡定、节制的特质,更显高明。
以官方行动,将“国学振兴”前置于中小学课堂中,其潜台词无疑是:我们自信,传统典籍相较现代课程文本,有自身独有的优势。从此角度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一大使命便是,设法将“原典”的魅力,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联想到,诸如《论语》、《道德经》等典籍,无一不以“含蓄的叙事”、“丰富的意涵”、“多元的诠释可能”著称,那么国学进课堂的过程,是否也该更多呵护,学生们自主学习、自我启蒙的个性化努力呢?
所幸,只学不考的课程设置,为更灵活的教、学动作提供了空间。当然,国学典籍,自有异于现代课程的魅力。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创造性的课堂设计,与学生们一道,萃取出“经典”的营养,直至将之各自消化。(原标题:评:国学教材,能否萃取“经典”营养?)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