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我们身边的标准无处不在,每天使用汉字的你,是否知道汉字也有一套规范的“国标”?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以下简称《字表》)。《字表》是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制定和实施《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月27日,《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人员回顾了《字表》研制的经过,分享了研制的经验和体会,总结了《字表》公布5年来的贯彻与应用情况,讨论了《字表》配套的字形、字音等规范问题。
汉字简化中“类推简化”的做法是否该延续?表外的地名用字应如何处理?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对涉及《字表》研制和新时期汉字规范使用的问题纷纷提出看法。“汉字是人文符号,不是数理符号,制定规范时我们面临着各种差异和矛盾,这不是纯学术问题,也不是纯行政问题,所以需要广泛的协调,事实上完全解决也不可能,只能本着‘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的原则。我认为制定标准要在普及层面优先大众、优先教育,在专业层面优先专家,聚合的问题优先计算机,个别的问题优先字理,还要遵循汉字发展的规律。”《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
对于《字表》研制过程中所涉关键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颁布后在推动规范汉字运用中的作用,与会学者表示充分肯定。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表示,《字表》发布后在海内外影响都比较大,体现出很好的顶层设计,从课题入手再到规范研制,呼应了时代的需求。《字表》制订本着科学的规范研制原则,尊重传统,尊重历史,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和厚实的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