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在文化改革的大格局中砥砺前行
张洪斌
重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将以贯彻落实《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全国率先探索“大文化”部门制的优势,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改革定力,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大踏步前进。
第一,瞄准文化强市的一个目标。按照市委“走对路、扎实干”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更加坚定的自信繁荣文艺,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惠及民生,以更加有效的力度推动产业,以更加长远的谋划做强文博,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促进融合,以更加精准的路径补齐短板,到2022年总体建成与城乡统筹的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强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创作生产、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保障“六个体系”,重大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文艺创作精彩纷呈,文化产业持续向好,遗产保护有声有色,媒体融合加速推进,对外交流富有成效,文化保障全面有力,构建起具有重庆特色、重庆风格、重庆气派的文化格局和良好生态,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走在西部前列。
第二,突出文化改革的三个重点。一是大力推动一批重点改革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推动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13611”的工作思路,深化文化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清理僵尸文化企业、不作为文化企业,引导文化企事业单位增加有效供给、调整发展结构、增添发展动能。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网上运行率100%。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健全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二是大胆破解国有文化企业发展瓶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两个效益相统一”,充分考虑文化例外要求,扎实推进国有文化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国有文化企业“双效”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细化文化企业在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方面的考核内容。健全国有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规范体系,完善财政投入等保底政策。
三是全力培育重点文化产业集群。按照“政策推动、项目拉动、招商联动、示范带动、节会促动、上下互动”的思路,加强文化产业的布局引导和项目扶持,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产业园区集聚。加快引进顶级文化企业落户重庆,填补产业空白、补齐产业短板。积极把重庆大都市区整体打造成文化产业增长极,重点培育“一带”即两江四岸文化产业聚集带,连成“一线”即文化主题公园、文旅商综合体项目中轴线,打造N个文化产业主体功能区,形成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文化+”“互联网+”的“双+”行动,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和主战场,推动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各领域融合跨界发展。
第三,构建大文化格局的六个体系。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重心下移、“软硬兼施”、共建共享,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小康惠民的服务网络,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万人拥有“三馆一站”,面积从568平方米增加到640平方米,年均服务人次超过7000万,人均享有“三馆一站”,服务从1.625次增至2.25次,年服务人次从4700万增加到6500万。
二是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积极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培育资产百亿集团3家至5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000家、文化上市公司20家,实现“全国文化企业30强”零的突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年均提升1%,逐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大力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城镇、农村常住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分别达5.4%和2.5%,比全国高0.2%左右。
三是积极培育文化精品创作生产体系。重点打造舞台艺术精品、重大公益出版、广播电视创优栏目等品牌文化工程,创建100个文艺创作基地,创作更多“带露珠”“冒热气”“有汗味”的优秀作品。文艺年均新创排演舞台艺术剧目不少于3种,图书年均出版从5654种增至6000种,影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年均创作50部,力争到2020年巴渝文化系统工程取得阶段成果,本土原创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逐渐打造媒体深度融合的文化传播体系。聚焦广电基础覆盖,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增至99%和99.2%,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争取人均观看商业电影场次从1次增至1.5次。促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体系化融合,力争到2022年,实现出版广电全领域全媒体转型。
五是加快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认真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方针,努力使文化遗产“活”起来,推进钓鱼城、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南宋衙署等考古公园,合理利用长安1862等工业遗产,实现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四有”完成率、重大险情排查率、珍贵藏品建账建档率、环境达标率达到100%。大力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革命旧址和抗战遗址保护、渝东南国家级文化生态区等保护。
六是切实完善文化发展保障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文化占财政预算支出比重,到2022年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不低于250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市文改专项小组对全市文化改革发展的统筹推进。实施“人才兴文”工程,到2022年新推全国领军人才20名、市级领军人才200名、青年文化人才300名,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生态进一步形成。
(作者为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委主任、党委书记)
走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新路
李 涛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文化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服务云南发展新定位这个总要求、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这个总抓手,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结合点,在“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中找准着力点,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中找准支撑点,奋力走出一条充满活力、凸显实力、独具魅力的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追赶跨越的新路子。
一是做实“文化小康”这篇惠民文章。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云南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文化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我们将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突破口,补短板、填空白、兜底线、强基础,确保与全国同步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聚焦”基层和农村,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力度,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打通文化小康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聚合”公共设施资源的整合利用,重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小广场、大喇叭”工程,夯实文化小康建设的硬件平台;“聚力”贫困地区精准文化扶贫,确保88个民族自治区县、革命老区县和边境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补齐文化小康建设的短板。
二是做精“文艺繁荣”这篇时代文章。厚重的历史文化、绚丽的民族文化、灿烂的红色文化、多样的生态文化、火热的现实题材,是云南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作为中心环节,通过狠抓“五个一批”,努力打造云南文艺“升级版”。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推出一批表现优秀民族文化、重大革命和历史、改革开放现实、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边疆繁荣稳定等题材的原创精品力作;实施“云岭文化名家工程”“云南文艺队伍十百千万工程”,培养一批在全国顶尖的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在市场中有号召力的演艺领军人物和在舞台上有影响力的中青年艺术人才;研究出台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开展国有文艺院团评估定级工作,打造高水平的云南民族歌舞团;做强一批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导向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国有文艺院团综合排练场所,为文艺创作生产、展示传播提供良好支撑。
三是做活“传承发展”这篇特色文章。云南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基因库”“聚宝盆”。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我们将致力于加快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努力形成“一群、两区、三线、八片、多点”的发展格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群”,即以各级博物馆为依托、乡村文化陈列室为延伸,构建云南民族特色博物馆群。“两区”,即加大迪庆、大理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探索民族传统文化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的方式路径。“三线”,即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茶马古道、滇缅公路、滇越铁路三条线性文化遗产。“八片”,即加强丽江古城与红河哈尼梯田两个世界文化遗产片区、景迈山古茶林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片区和碧色寨车站近现代文物保护片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以大理太和城遗址、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广南牧宜汉墓遗址、龙陵松山战役遗址为核心的四个大遗址保护片区。“多点”,即实施西南联大旧址和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等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统村落等建设。
四是做强“转型升级”这篇产业文章。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突出优势。我们将立足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上档。突出传统优势文化产业,着力做大做强“金木土石布”民间传统工艺品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旅游演艺集聚区和旅游演艺综合体;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着力推动文化创意产品深度开发,把具备条件的文化文物单位打造成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基地;推动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建水紫陶产业园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抓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云南廊道建设;培育和引导文化消费,总结推广丽江试点工作经验。
五是做亮“交流中心”这篇开放文章。云南是我国开放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主力军,是国家加快推进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我们将主动对接和融入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尽快制定《云南省文化厅“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创新“走出去”的机制,推动建立健全“部省合作”“省际合作”“省地合作”长效机制;打造“走进去”的品牌,提升“文化中国·七彩云南”“七彩云南周边行”等文化交流品牌;搭建“请进来”的平台,加快建设东南亚南亚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基地,办好“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及推广研讨会”“临沧亚洲微电影节”;夯实“传出去”的根基,积极参与柬埔寨和缅甸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运营,打造若干“文化艺术口岸”;加大“卖出去”的力度,建设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依托《吴哥的微笑》项目打造海外旅游文化创意园。
(作者为云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迈向全面小康的重要规划
杨玉英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方向、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这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全国老百姓描绘了未来几年文化生活的美好前景,对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导“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文化小康的重要规划。
一是规划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广大人民群众也深切感受到了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和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精神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以文化人”作用发挥、政府与市场职责定位、老百姓多层次文化需求满足、文化传承与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有差距。人民群众不仅要拥有殷实的物质生活,也要享受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此,规划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进一步增多、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的现实出发,针对文化建设存在的差距,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补齐短板、兜好底线,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区域、城乡文化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规划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凝聚了文化系统和全社会共建文化小康的强烈意愿。这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一致,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文化方面的具体体现。
二是规划充分遵循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
自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更加清晰。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在文化领域同样有必要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分清市场与政府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政府大包大揽,市场机制作用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也正是由于政府包揽过多,政府财力有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也长期依赖政府、缺乏活力和动力而发展不足。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开始,文化生产力得到了释放和发展。这次“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体制机制”,并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赋予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法人自主权等方面提出了“权利和责任清单”、管理与服务创新等措施;在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以及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等方面做出了更加具体、更加可操作的措施。这些都为文化系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是规划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并经过测算、从现实需要和实现可能出发,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阶段目标和任务。本人以学者身份作为规划“顾问”也参与了规划的一些研讨活动,实际感受了规划编制中汲取民智、广纳民意的过程。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规划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高度,提出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参与度,文学艺术创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区域文化治理,以及现代公共文化、现代文化产业和现代文化市场等三大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文化发展目标要求。与其相配合,规划提出了8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其中,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指标有4项,包括“三馆”建设、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1项;文化市场1项;产业发展1项;文化“走出去”1项。这些指标具体直观、可测量、可操作、易评估,成为支撑2020年全面小康的文化力量。
为实现2020年目标,规划确定了十大战略任务。同时,规划用9个专栏的形式,明确列出了涵盖文化发展与改革各项任务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以及行动计划,突出各项任务的抓手,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此外,规划在财政投入保障、政策和法制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安全预警,以及组织实施与评估激励方面做出了部署。可以预期,规划将为“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为补齐短板实现文化小康进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做出历史贡献。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祁述裕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文化产业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即重点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要求,对促进文化系统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是提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
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产业是否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标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的“支柱性”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扩大就业的能力、投入产出的比例,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十三五”时期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文化产业发展有其特殊性,其作用和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因此,不能因片面追求规模数量,过于强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而忽视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规划从总体上对文化产业提出了推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要求。同时从实现路径和发展举措上,规划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不仅为“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确定了科学的发展思路,也更符合文化产业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要求。
二是突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是“提质增效”。
“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也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创新创意能力和竞争力还不强、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高端人才相对短缺、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规划提出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营造一视同仁的企业发展环境、建设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新的思路和举措。通过突破文化系统的传统范围,基于文化产业整体行业的发展布局,从资本、市场、企业,以及供需平衡、区域布局等方面,全面提升质量和效益,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通过“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从当前文化产业所处的发展环境来看,一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新型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同时,个性化、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二是国民经济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迫切,文化产业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展,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必须顺应新的发展趋势,促进各领域、各环节与互联网等现代科技融合,加快推进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通过提升自身创意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发展符合现代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的新产品和新工艺。
规划重点从推动“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的整合、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将有利于顺应互联网文化消费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技术创新驱动力和文化产业服务领域,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实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