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长城是否已消失三成?专家:有的只是埋于地面之下

2015/7/3 14:42:38 点击数: 【字体:

 

长城是否已消失三成?专家:有的只是埋于地面之下


   一块长城的文字砖,花30元就能买到;一些烽火台历经风雨侵蚀,留下数个大洞……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抚宁、卢龙等地的古长城保护现状堪忧,我国长城墙体总体已消失了三成。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万里长城正在“变短”的消息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

  长城是否真的消失了三成?公众对“熟悉”的长城有足够的了解吗?如何看待长城保护?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对此作出回应。

  如何正确认识长城

  长城的兴建历经春秋战国至明代,有土墙、木障墙等多种形态,大家熟知的砖、石长城只占少数


  中国文物学会前副会长张晓雨,致力于长城研究已有40年。说到长城是否在变短,他表示,探究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厘清“长城到底是什么”。即便是生在长城脚下的他,在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前,对长城也不甚了了,有的不过是“掀城砖、抓蝈蝈”的幼时记忆。

  该如何正确地认识长城?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复杂、巨型的线性文化遗产,长城得从“时间”“空间”“遗产构成”等多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不能简单地将长城等同于明长城、汉长城等某个特定时代的长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古人就开始修建长城,到17世纪中叶逐步停止,其兴建、使用和废弃历经超过2000年的过程。从春秋战国直至明朝10余个时代的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对长城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范围、不同方式的兴建、维护和扩建。

  第二,不能简单地将长城等同于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等著名的长城节点或段落。长城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的404个县域,总长超两万公里。同时,长城不是走向、层次单一的墙体,而是一个由墙体主线、挡马墙、数道甚至十几道边墙及烽燧线等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网状的防御体系。

  第三,不能简单地将长城等同于砖、石等特定类型的长城。长城的构成要素非常丰富——除墙体以外,还包括壕堑/界壕,敌台、马面、水关(门)、铺房、烽火台等单体建筑,关堡、挡马墙、品字窖等相关设施,此外还有采石场、古驿站、刻石、碑刻等相关的遗址遗迹。经调查,我国最终确认长城遗存总量43721处(座/段),其中单体建筑超30000处,还有超过2000座的关口和城堡。

  由于所处位置和周边环境条件的不同,在长城的修筑方式和材料方面,各时代、各地区采取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做法。位于腾格里沙漠的汉长城,因当地多砂砾、碎石而缺黄土,前人就以红柳、芦苇编成框架,中间以砾石层层叠压,用芦苇作垫和土铺在每层之间。盐分较高的地下水能使砾石凝结,从而使长城坚实无比。现存的长城墙体,有土墙、石墙、砖墙、木障墙等多种修筑方式,部分地区还有用沙土和芦苇、荆条砌筑的墙体,而大家印象中最常见的砖、石长城,占长城墙体总长度不足25%。

  长城是否已消失三成

  田野调查分类中的“消失”,与公众理解的“消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长城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残损,经数百上千年风化、破坏,呈现出今天以残损遗址形态为主的长城遗存整体面貌。

  首先,不同的长城点段,因历朝历代在疆域范围、防御需求、国力兴衰等变化而屡有兴废。如明长城,由于疆域缩减,明代修筑长城时仅利用了极少部分的早期长城段落。明代后,除部分关隘、城堡,长城墙体在清朝已被废弃;另外,长城修筑、维护需极大的人力、物力,一旦被废弃,后世也无力维护;而修筑方式和材料的不同,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城的残损速度和保存状况:砖墙、石墙较为坚固,土墙、木障墙等则容易损坏,但土墙、木障墙的长城数量,占了长城墙体总数的近一半。

  因此,目前残损的遗址形态,既是长城的历史形态、自然形态,也是客观形态。根据长城资源调查,国家文物局对长城的保护情况,按现存状况划分为“保存较好”“保存一般”“保存较差”“保存差”和“已消失”5类。被设定为“已消失”的类型,特指现在地面之上遗存部分已不可见,只能大致分辨出走向和布局的长城。换句话说,“已消失”的长城绝大部分都没有真正消失,只是随着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最终被掩埋于地面之下了。这一情况,早已通过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被确认。而田野调查分类中的“消失”,与公众理解的“消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何看待长城保护

  自然力是威胁长城的最大杀手,《明史》记载,长城曾多次因地震、洪水等遭到破坏


  1987年,长城成为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长城保护条例》,这是我国首次为单项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尽管社会十分关注长城保护,但由于政府和公众对长城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不够,因基础设施建设、采矿、城乡建设活动等导致的破坏事件屡有发生,有的地方或将长城保护片面地理解为“恢复完整原貌”,或对其作为旅游景点进行过度开发,更是影响了长城保护的整体水平。

  张晓雨表示,人为破坏长城的行为,固然是长城保护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但自然力才是威胁长城的最大杀手。而在诸种自然力中,破坏力最大的是水患、地震和风沙。据《明史·五行志》,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昌平发大水,“决居庸关水门四十九,城垣铺楼墩台一百二”,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酒泉东南红崖、清水堡地震,“圯边墩八百七十里,裂东关地”。2003年10月25日,甘肃山丹、民乐发生地震,山丹县境内明长城的3处墙体、2处烽燧发生倒塌,数十处城墙墙体产生裂缝。

  此外,雷击、酸雨、植物根系等对长城的破坏也不可小觑。例如,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五月,雷电直接摧毁了“蓟镇松棚路墩台”;而在内蒙古清水河与山西交界,长城由于常年受雨季影响,夯土膨胀,包砖墙体、包砖敌楼上的砖石脱落严重;对于土筑长城而言,植物根系能直接使墙体破碎、崩解。

  为了加强长城保护,2005年起,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首先对我国长城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田野调查,同时,开展长城资源数字化、信息化工作,建立长城资源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推动长城精细、动态和实时监测管理。另外,国家文物局还通过推进重点工程,改善长城保护状况。长城沿线各地按照轻重缓急原则,逐步实施长城保护维修、环境整治、展示利用工作。

  对于长城本体保护维修,由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威胁仍很突出,国家文物局将以“本体抢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为目标,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坚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长城保护维修,避免盲目修复长城造成历史信息的破坏,妥善保护长城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同时,将重点做好长城载体地质、水文环境因素勘察、评估,并采取措施优先解决直接影响长城安全的重大环境问题,确保长城安全。

  本报记者 王 珏 沈小根(易林参与采访)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