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23日电 (记者黎华玲 索朗德吉)春日的午后,古城拉萨,阳光透过云层,洒满大昭寺广场。金色阳光下,转经道入口处的“唐蕃会盟碑”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碑面上的文字成为汉藏团结的历史见证。
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史料记载,从公元706年到822年,吐蕃和唐朝之间的会盟达8次之多。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会盟碑,记载的是第8次会盟的盟文。历史记载,此碑立后,唐蕃之间纷争宣告结束。
西藏文物局局长桑布介绍,上世纪80年代之前,唐蕃会盟碑并未被封闭于围墙之内。朝佛的信徒将酥油抹于碑面,贴以钱币,祈祷太平康乐。后来,为了保护这座见证汉藏团结的历史遗迹,文物部门在会盟碑四周砌筑围墙。2013年,作为拉萨重点文物保护的一部分,唐蕃会盟碑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如今,碑身已略有风化,但所镌藏、汉碑文尚能辨认:“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
桑布说,唐蕃会盟碑是西藏重要的古文献之一,也是研究唐蕃历史的重要文物。碑文反映汉藏两族“欢好之念永未沁绝”,表达了汉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
近年来,一批见证汉藏团结的历史遗迹在西藏相继得以抢救和修复。
作为拉萨老城区56座古建大院的重点修缮项目之一,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复原工程于2013年初正式启动,7月开始免费向社会开放。
驻藏大臣制度是清朝实施的重要治藏制度。同治七年的《英国外交大臣就传教士在拉萨传教事外交照会》、光绪十四年九月十二日的《升泰就领土争端事致印带兵英官函》、光绪二十一年四月的《亚东关税务司就亚东关务事致驻藏大臣奎焕照会》……一张张历史官函记载着驻藏大臣制度建立的185年间,138名驻藏大臣为边疆巩固所作出的努力。
2012年9月,拉萨“民族团结月”活动期间,修建于1792年的拉萨关帝格萨拉康(简称拉萨关帝庙)维修工程全面竣工,前来朝拜的各族群众络绎不绝。因关帝形象与藏族史诗中的英雄格萨尔王非常近似,藏族人将此庙宇称为“格萨拉康”,即格萨尔神庙。
桑布指出,格萨尔神庙是汉、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历史遗存,也是研究清政府在西藏施政用兵行使主权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在距离拉萨市区千余公里外的边境县吉隆,相关部门已开始对乾隆年间清军反击廓尔喀侵略者的遗址、清军大墓,以及福康安大将军为纪念驱逐廓尔喀人大获全胜而亲笔题写的“招提壁垒”牌匾等进行修复。
桑布说:“藏族谚语有这么一句话,‘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汉藏团结,犹如茶与盐巴’,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团结历史遗迹,充分印证了汉藏团结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