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训 立家规 扬家风】
“我们一家121人,五世同堂,亲慈子孝、兄友弟恭、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齐家立德的《黄氏家训》。”在去年底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文明家庭代表黄春红坦言。
《黄氏家训》共128个字,以“忠、孝、勤、德”为核心,内容涵盖励志勉学、治家教子、修身处事、慈孝婚恋。在老人们的督促下,黄家后人从小接受家训教育,不但要烂熟于胸,还要实实在在地用到生活当中。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一部分,一般指先祖对子孙立身、持家、治业的教诲。然而,“家训”这一文化传承与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一段时间内曾遭到摒弃,家训文化传承一度受阻。今天,我们越来越发现,传承家训文化对培育良好家风,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家训资源,让家训文化重新焕发活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越发重视的重要课题。
世代传承的家教载体
在山西运城闻喜县的裴柏村,裴氏家族历史上曾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被称为“中华宰相村”。这也得益于裴氏家族家训的训诫:“从政者行惠民之法,习文者出不朽之作,研习者留济民之术。”两千年来,裴氏家训可以说是裴氏家族经久不衰的精神“法宝”。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重视家庭。作为治家教子、修身处世重要载体的“家训”,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各姓的家训,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美篇”。近年来,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家训中找寻传统家庭教育的智慧。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指出,家训是中国家庭特有的文化现象。家训的产生是基于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齐而后国治”,既是中国古代治理模式的设计,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思维形式和观念模式。
“在教育不够普及的中国古代社会,以家规家训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是指导人们做人做事的重要准则。”湖北省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凤篪说,凡事定好目标,定好规矩,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要多做,这是家规、家训与家风的实际意义。
在王东林看来,家训作为世代传承的家教载体,虽然中断了一段时间,但“形式虽废,精神犹存”,一经召唤,即刻受到全社会的响应,这正是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一种体现。
家训仍应成为国人必修课
“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必然有其内在生命力。无论社会形态发生哪些变化,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家训思想直接影响着社会思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庆杰认为,“学家训”“传家训”应成为当前国人的一堂必修课。
我们看到,“传家训”正成为各地建设家庭文明、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词,不少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家训”“贴家训”活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收集古代先贤、中外名人家规家训,编印发放《家风家语》书籍4000余册。四川罗江县慧觉镇中心村91户村民把家规家训贴在了门口,传承为人处世和齐家兴业的准则。
“传承和创新家训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凤篪说,过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思维模式都是在家庭里养成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但今天,我们所谓的重视家庭教育,更多是体现在为子女争取学校教育资源上,却忽视了家庭内部的文化建设。
张凤篪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与技术条件下,我们应当传承创新家训内容以及家训传播方式,以破解新时代家训文化的传承危机。
与时俱进焕发家训活力
虽然各地都在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家训传承方式,然而与古代“家家有家训,户户写楹联,人人可诵读”的盛况相比,当下“家训”仍存在重视程度不高、传播流于形式、理念难以“入心”等难题。
对此,王东林认为,一种传统中断后,要接续上来,难免有一个认识与实践的过程。“传家训”本来是一种“生活”,现在是一种“活动”,这就是差距。从“活动”到“生活”需要一个过程。“活动”越有力并持之以恒,“家训”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过程,就会更快一些。
也有人提出,传统家训文化中存在很多糟粕,是传统宗法制度下的产物,缺乏人性、不懂尊重,与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不相符。“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家训传承方式。在内容上,要剔除传统家训中因时代变化而不合时宜的内容,增添新的内容。在形式上,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贴近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用新媒体、新途径、新方式传承创新家训文化。”赵庆杰说。
王东林指出,“传家训”最重要的手段是家庭长者对晚辈的“言传身教”,以及所有家庭成员的“身体力行”。离开了这个,任何创新都可能无济于事。
(本报记者 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