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牢记为政之本 常修为政之德——“仁廉公勤”官箴碑考析

2014/10/17 11:27:37 点击数: 【字体:

牢记为政之本 常修为政之德——“仁廉公勤”官箴碑考析

《“仁廉公勤”四箴言碑》拓本(部分)
 

    古代为官者,凡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者,几乎都有用来约束、鞭策、激励自己的箴言,称为“官箴”。“官箴”最早是指百姓对帝王的劝诫,后逐渐变为对官吏的劝诫。在邹城孟庙致敬门门廊内西侧,有通极为罕见的四面碑——明代的“仁廉公勤”官箴碑。

    “仁廉公勤”官箴碑为四方柱形,无额,高1.94米,四面刻字,碑文竖写,每面5行文字,从右向左前4行各刊一段箴言,每段箴言左下部竖1列刻3字,分别为“右仁箴、右廉箴、右公箴、右勤箴”等,说明右边文字分别为仁箴、廉箴、公箴和勤箴。在勤箴后另附有跋文,四箴均为大字行书,法度严谨,字字凝重。跋文为小字行书,笔力遒劲,飘逸易识。

    仁箴面西向,宽0.495米,4行,每行20字,计71字。碑文如下: “古者于民饥溺,犹己饥溺。心诚求之,若保赤子,於兮!入室笑语,饮醲啮肥;出则敲扑,虽痛痒或不知。人心不仁,一至于斯。淑问之泽,百世犹祀。酷吏之后,今其余几?唯甘小人而不为君子。”意思是说:仁心为官,对于百姓的疾苦,就像自己的疾苦,他们诚意爱护百姓,就像母亲抚育婴儿一样,唉,如今一些不仁的为官者,自己贪图享乐,酒池肉林;对百姓则实行严刑峻法,对于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这些人的不仁竟然到了这种地步!仁爱百姓,千百年后仍受到敬仰。而今能够继承古道遗风的又有几人?岂能甘为小人之事而不行君子之道?

    廉箴面北向,宽0.47米,4行,每行20字,计78字。碑文如下:“惟士之廉,犹女之洁,苟一毫之玷污,为终身之玷缺。勿谓暗室,昭昭四失。汝不自爱,心之神明其可欺?黄金五六驼,胡椒八百斛,生不足以为荣,千载之后有余戮。彼美君子,一鹤一琴,望之凛然,清风古今。”意思是说:为官者的廉洁,如同女子的贞洁,如果有丝毫的玷污,就会成为终身的污点缺憾。不要认为在暗处做的事别人不知道,其实天不可欺。你如果不自爱,自己的良心又怎能欺骗得了呢?你拥有众多的财富,例如黄金和胡椒,这些东西有生之年不能使人荣耀,千百年以后仍会留下骂名。为官者应该为官清廉,令人敬仰,清廉风范传颂古今。

    公箴面南向,宽0.475米,也是4行,每行20字,计74字。碑文如下:“厚姻娅近小人,尹氏所以不平与秉钧;开诚心布公道,武侯所以独优于王佐。故曰:本心日月,利欲蚀之。大道康庄,偏见室之。听信偏,则枉直而惠奸;喜怒偏,则赏谮而刑滥。唯公生明,偏则生暗。”意思是说:厚待亲戚,亲近小人,这是周朝太师尹氏不能治理好国家的原因;开诚布公,胸怀坦诚,这是诸葛亮优于其他辅臣的方面。所以说,人心原本如日月光洁,如果受到私欲的侵蚀,就会背离康庄大道。偏听偏信,就会冤屈正直的人而惠及奸佞;喜怒无常,就会赏罚无度。只有公正才能有英明之举,否则便会徇私枉法。

    勤箴面东向,宽0.50米,亦为4行,每行20字,计72字。碑文如下:“尔服之华,尔馔之丰,凡缕丝与颗粟皆民力乎?尔供居焉而旷,厥官食焉而怠?其事稍有人心,胡不自愧昔者君子?糜素其餐。汗炎浃背,日不辞难;警枕计功,夜不遑安。谁为我师,一范一韩。”意思是说:你华丽的服饰,你丰盛的美味,你所有的吃穿用度不都是出自百姓的劳作吗?你住百姓供给的房屋,为何不勤勉做事?你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为何工作懈怠?稍有良心,怎能不感到惭愧呢?古代的君子皆能粗茶淡饭,辛勤劳作,迎难而上,每日如此。自省自励,安然而卧。在这方面,谁能作为我们的老师呢?那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和韩琦。

    在勤箴后附有跋文3列100字:“右四箴乃臞轩王先生所作,以自警者也。先生以词章起家,为时作者。至于忠义大节,尤为凛然。异代而下,读其词,可想见其人,令人有廉顽起儒之思焉。凡我同心,宜勒一通,置之座右。当夜气清明时,良心发露,未必非砥砺名行之一资也。汝南后学梁州彦跋。”这段跋文把箴言作者、立碑原因、立碑人交待的一清二楚。“仁廉公勤”官箴碑由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邹县知事梁州彦搜集“词章作者”王臞轩所撰自警箴言,镌刻于石,立于县衙,以策励自己及僚属廉洁勤政。该碑明清时一直立于邹县县衙,上世纪50年代,因旧县衙损毁,该碑移至孟庙致敬门下保存至今。

    据宋代叶釐《爱日斋丛抄》卷四记载,“仁廉公勤”四箴言由王迈所撰,追溯源头却是真德秀提出。真德秀(1178年—1235年),南宋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字景元,后更为希元,福建浦城人。嘉定十五年(1222年)出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到任不久,他立即着手整顿政风,并以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即“廉仁公勤”四字为做官准则来勉励僚属。

    王迈(1184年—1248年),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人。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历任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他在任职南外睦宗院教授时,在真德秀的基础上撰写了这篇“仁廉公勤”四官箴。

    明朝时,梁州彦勒石立碑于邹县县衙,以鞭策自己廉洁勤政,为民办事。据《邹县旧志汇编》载,梁州彦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任邹县知事,为政以清净惠和为先。

    “仁廉公勤”官箴碑立于孟庙,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孟子的民贵君轻和仁政修德思想发端于邹城,宋朝时真德秀提出了“仁廉公勤”四字箴言,王迈加以编撰,明朝时梁州彦又恰恰选择了其作为官箴,立碑于邹县县衙,这是孟子的思想回归故里。后官箴碑又迁到了孟庙致敬门下,让孟子的思想回归孟子,这是历史的巧合,更是历史的选择。

    “仁廉公勤”官箴碑文以凝练、概括、优美的语言阐明了仁爱、廉洁、公正、勤政等为政之道,在今天依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仁廉公勤”正好对应了我们今天考察干部的五项标准“德能勤绩廉”。“德”对应碑文中的“仁”,爱护百姓、关注民生是为官者最重要的道德品质;“能”对应碑文中的“公”,一名官员如果能公正地对待人和事,这不仅是工作能力的一种表现,也间接地提高了工作效能。“勤”和“廉”则古今都在强调。如果做好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那么“绩”也在其中了。

    2014年,邹城市文物局在孟庙孟府推出了政德游,“仁廉公勤”官箴碑成为其中重要节点,继续发挥其启迪教化,鞭策激励功能,向从政者提供修身立世的“他山之石“,以牢记为政之本,常修为政之德。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10-17)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