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李白诗中眺望的“三山”并非朱元璋挖山填湖的三山

2015/11/3 18:07:40 点击数: 【字体:

李白诗中眺望的“三山”并非朱元璋挖山填湖的三山
 

资料图片

  据统计,中国古诗词中超1500首提到了南京。这批古诗词中涉及的南京几十处名胜故址,已经沉淀为南京历史人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最近扬子晚报记者与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13级的师生们发起实地探访,寻找其中最有名的一批。今起,本报推出专题报道“诗意南京故址游”,为您介绍探访古诗词中的名胜故址的今貌,本期我们沿着长江溯流而上,探访板桥、大胜关和三山。 实习生 盛婷婷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文/摄

  板桥 板桥今日仍立于古镇之上

  名篇佳句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唐 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眺》

  渊源典故:

  板桥是南京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由于地形险要,周围群山环抱,板桥、新林两浦(入江之河称为“浦”)经此入江,因此自古以来是南京西南郊的交通要冲。在清末下关开始繁荣之前,板桥一直在唱着“主角”,板桥镇这里历来是商家云集之地、人文荟萃之所。谢眺、鲍照、李白、杨万里等名人都曾到板桥游览。坐船而来的商旅游人,从板桥这里登陆,再从集庆门的位置进南京。

  板桥镇历来也是一座军事重镇,在此地发生过多次争夺战。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命大将曹彬、潘美率军十万,战船数千艘,由长江中游直趋金陵,破南唐军万余人于新林浦口。宋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在牛首山伏击金军获胜后,又乘胜追击,大破金兀术骑兵于此。明朝时,又有朱元璋大胜陈友谅、胡大海走马夺古雄的传说。

  今日探访:

  在板桥街道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板桥街。这条街道当地人称为“老街”,具有悠久的历史。街上仍留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产物“供销社日用杂品商店”,如今这个商店已经门庭冷落、挪作他用,但建筑本体和“供销社”的店招依旧完好。穿过长长的老街就能看到今日的板桥,它是市级文保单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板桥数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板桥又称为“花篮桥”,桥体由三个桥洞组成,嫁接起了生活在老街两头居民的生活。由于秋冬季节属于河流枯水期,站在板桥一侧可以看见裸露在外的桥基。

  三山 朱元璋在李白眺望过的“三山”上建护国寺

  名篇佳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齐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烟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宋王安石《三山矶》

  渊源典故:

  南京城里有个地名“三山街”,源自水西门的前身“三山门”。我们都知道,明初朱元璋修南京城墙、建皇宫时,实施大规模土方作业,将面积广阔的燕雀湖填成今天紫金山脚下一汪水潭,填湖的泥土源自“三山”。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移三山,填燕雀”的故事。但文献记载,朱元璋填湖所用泥土,来自明城墙内的小山,而李白、谢眺所描写的“三山”,在南京西南角的江边,与水西门相去甚远。所以,诗文中的“三山”并不在三山街。

  而且李白的诗中的白鹭洲其实与现在白鹭洲公园没有关系。

  1924年,有金巴父子在修葺东园故址内的鹫峰寺时,发现墙内有块镌有李白名诗《登金陵凤凰台》的石刻:“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附近茶社经营者因仰慕李白而引用了李白诗中的地名,称为白鹭洲茶社。此时东园故址湖中有洲,景观与长江边的白鹭洲极为相似。因此建公园时借用了白鹭洲的名称。

  相传朱元璋和元军在三山矶附近交战失利被追杀,曾藏身于三山寺大殿神像下面。而他刚进去关好门,几只大蜘蛛就爬了过来,在门上吐丝结网。元军追赶至此,看到蜘蛛网,认为这里已很久没人来过,就撤走了。朱元璋登基后下旨把三山寺改名为“护国寺”,重修寺庙。

  今日探访:

  在板桥街道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找到了真正的“三山”。它就是今天雨花台区板桥街道内的“三山矶”。它位于梅山钢铁公司码头附近,九号路与长江江滩之间,虽然山高只有90多米,方圆约两公里,但能明显看到起伏的山势,突出3个小山头。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三山矶跟采石矶、燕子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古时候面积很大,以至于李白站在集庆门附近的凤凰台,都能看见。

  大胜关

  昔日雄关今日两座跨江大桥“把守”

  名篇佳句

  驻桨燃灯大胜关,此关人道是天关。胜心已化江流远,超出人间第一关。

  ——明 湛若水 《长江杂咏 大胜关》

  渊源典故:

  大胜关旧为大城港,位于长江东岸,为南京长江段上游江流险厄处,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南京的江防要塞和中转港口。历朝历代都会选择在此建关设卡,兴建渡口,开辟港埠。

  宋时设大城罡(港)渡,朝廷在此设巡检塞,并置烽火台,加强对船只的管理和军情的传递,也是重要的军事驻防关口之地。元时在大城港设立水驿,称“大城港镇”。明清期间,大胜关仍为南京城西南主要港市和军事要塞之一。朱元璋曾派杨璟在此伏击从龙湾战场战败的陈友谅,大获全胜,遂将大城港改称大胜港;后又在此设关检查过往船只,称大胜关,沿袭至今。

  今日探访:

  大胜关今为南京长江三桥和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长江东岸起点,被秦淮新河水道分为南北两部分。自大胜关起,北至三汊河水道,江心洲与长江东岸之间的夹江水道被称为大胜关水道,为南京市居民用水主要水源地。如今这里已经被建设成一个湿地公园,园内树木葱郁,环境清幽。沿着绿道可以走至江边,站在江堤上可以遥望远处的长江大桥,是河西地区居民散步放松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0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