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早期动画中的美猴王:时代成就了经典与大师

2015/8/10 9:51:35 点击数: 【字体:

早期动画中的美猴王:时代成就了经典与大师
《大闹天宫》美国上映海报
 
 
    孙悟空在动画中的初次登场十分惊艳,1941年的《铁扇公主》是中国首部影院动画长片,它的历史意义不再赘述,万氏兄弟和这只猴子使中国动画一下子站在了世界动画艺术的前沿。不过,早期的动画难免遗憾,正如王可越在《大圣,何谈归来,从未离开》一文中所说,这部作品“多有文化拼贴的呈现,民族风格初露端倪,孙悟空却仍是米老鼠气质”,这和当时迪士尼《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年)的热映不无关系。些许遗憾无损于《铁扇公主》的意义,它预示着中国动画新纪元的到来,其隐含的“抗日”主题也是中国动画与政治生态密切关系的由来。
 
    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则宣告了中国动画创作的成熟,它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在国内外均受好评并获奖,这部作品强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意识形态,有突出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影响力。需要指出的是,这是特殊政治生态和非市场化环境中产生的作品,因此它的成就无法复制。
 
    卓越的艺术水准和对原著巧妙的改编塑造了一只独一无二的猴子——它天生反骨、不畏权贵、大胆抗争,小说原著中孙悟空被压五行山等不利于英雄形象塑造的情节被尽数删除,情节更加简练,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是一个完美贴合当时语境、具有强大激励效果的动画形象。
 
    虽然此前的《西游漫记》、《猪八戒吃瓜》、《火焰山》等作品中均出现过孙悟空形象,但都未定型,直到《大闹天宫》,才真正出现了被大众认可的大圣形象:“脸似蟠桃、红鸡心、绿眉毛;鹅黄上衣、翠绿围巾、豹皮短裙、红裤黑靴。”(严定宪语)这里的孙悟空既非原著中的雷公嘴妖怪,也和传统艺术中造型繁复的猴子有所区别,是一个符合动画特点的美猴王,也可说是脱胎于原著但实际上是再创作的孙大圣。业内人士宋磊曾撰文称,《大闹天宫》中所呈现的中国风并不只是因为形式上借鉴了京剧脸谱、敦煌壁画等中国传统美术元素,而是张光宇的个人风格与集体创作过程中诸多艺术家风格调和而成。
 
    根据万籁鸣口述的《我与孙悟空》,他特别喜爱这个人物形象,觉得作者把一切人间的美德都集中在了它的身上。他认为,美猴王的美首先是性格上的聪明、乐观、机智、勇敢,其次是对群猴的友爱,“不靠‘天命’,不凭‘神授’,而是以自己的才德深孚众望,使众猴拱伏无违。”
 
    这些,奠定了齐天大圣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的基本形象。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