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闲话“抢抛梁”

2014/11/17 10:17:49 点击数: 【字体:

    陶诗秀

    建房造屋是农民的一件大事。农村建新房,老祖宗留下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从择日、动土、开工、上梁、做脊、满屋,都要沿袭章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上梁。上梁是大喜事,要办上梁宴,邀亲朋好友共享,这些都不足为奇,最精彩的活动要算上梁时的“抛梁”,吸引四邻八乡参与,盛况空前。

    上梁要择吉日良辰,届时举行“抛梁”仪式。上梁前先要祭拜鲁班、张班,他们是工匠的鼻祖,没有祖师爷就造不出今天的高楼大厦。柱、梁及四周环境张贴大红对联,正梁上贴上横批,如“三星高照”“紫气东来”等,渲染喜庆气氛。

    上梁属上正梁最隆重,主家把亲友送来的团子、方糕、粽子、馒头、面包等食品,用红漆木盘或笆斗装着,一筐筐、一盘盘送到上面临时搭的“抛梁”门板上,盘里装有钉、秤、尺,用竹竿送上去。“钉”寓意“丁财两旺”,“尺”象征“绰绰有余”,“秤”谐音“称心如意”,“竹竿”代表“节节高”,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这天,工匠说话时也很谨慎,避开粗俗用语,用的工具不能直呼其名,如绳索称“万里长”,扫帚称“爱清洁”,木榔头称“兴攻”,钢钎称“千金”,木梯称“步步高”。主家听得高兴,则少不了在盆里多装“喜封”,算是给工匠们说吉利话的犒赏。

    等周围四邻看热闹、抢“抛梁”的人都来了,良辰一到,鞭炮齐鸣。在热烈的气氛中首先举行“接宝”仪式,主家夫妇将紫花包袱展开,工匠将面粉制的“元宝”投进包袱,象征着“接宝”。然后在正梁上用红线系上红布和万年青,象征“万代兴旺”。接宝仪式完毕,“抛梁”才正式拉开序幕。这时工匠头头要说一连串好话,如:“今朝上梁日子好,八仙驾云齐来到;招财童子紧随后,专为主家送元宝。今朝上梁好时辰,玉帝派来天喜星;三星高照福禄寿,吉祥如意万年青……”主家听得合不拢嘴,连声说“依金口”“但愿如此”,旁边人也纷纷附和凑热闹,“说得好,再来几句!”把喜庆气氛推到高潮。

    抢“抛梁”,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工匠们将面包、糕团、粽子向人群中抛去,首先照顾的恐怕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现场人声鼎沸,左右环顾,你推我拥,抛到哪、抢到哪,其热烈的情状难于言表。抢者不断地打招呼,“向这里抛抛”,抢到的人眉开眼笑,袋子装得鼓鼓的,抢不到的只得怏怏而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抢“抛梁”确实吸引人,因为捡些糕团回家可以改善生活,不过那时“抛梁”的食品不多,只是象征性地抛一下,僧多粥少,因此抢得激烈。后来生活改善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虽然“抛梁”习俗依旧,“抢”风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降温,人们来了多是“只饱眼福,不沾口福”。于是,“抢”抛梁逐渐改为“送”抛梁,精心包装好的“抛梁”食品会放在桌上供人取用,此举既清洁卫生,又文明高雅。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广州日报(2014-11-17)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