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论语》的文学性

2013/11/6 10:50:32 点击数: 【字体:

《论语》的文学性

    《论语》作为先秦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不仅记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是较早产生的一部说理性散文著作。《论语》一书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简约的语言和隽永的韵致。《论语》作为说理性作品,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其语言以当时明白晓畅的口语为主,同时吸收了书面语典雅洗练的长处,形成了文辞简约、意味隽永的艺术风貌,很多社会、人生等深奥的理论问题,往往几个字或几句话就说清楚了。《论语》的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孔子的睿语哲思。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不同的谈话场合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克己复礼”三句简短的话,就涵盖了“仁”在道德、人的修养、社会理想不同层面的思想内涵。《论语》还谈到了许多修身和治学的道理。孔子用38字阐明自己一生复杂的思想修养过程,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认为君子要不断学习,“学而时习之”,同时还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语言精辟,耐人寻味,也因此形成了很多成语、格言,如吾日三省吾身、不耻下问、过犹不及、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任重而道远、既来之则安之等,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表述的形象性。《论语》在说理时为了使道理明白易懂,经常采用形象化的表述,生动且富有诗意。孔子在教诲学生时常用比喻,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功亏一篑”等,形象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用朽木和粪土之墙来形容人的不可救药。宰予曾信誓旦旦要努力学习,因此孔子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用此事教育学生不能只听别人说,更要看他的行动。《论语》有些形象化的表达还很有诗意,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松柏象征坚韧高洁的品性;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河水的流动形容时光的流逝,暗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上被神化的孔子的圣人形象不同,《论语》真实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再现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原了他们真实的性格和感情。《论语》表现了孔子作为政治家的坚毅个性。孔子极力倡导恢复周礼,但在春秋乱世已近于空想,不合时宜,故所向不遇,但他却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有点迂阔。周游列国时屡遭挫折,“畏于匡”,“在陈绝粮”,几乎走投无路。当他在郑国东门与弟子走散,子贡到处寻找时,被郑国人称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将这句话告诉孔子后,孔子不无自嘲地说:“然哉!然哉!”但即使这样,孔子也从不灰心失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坚毅的性格,正是他穷达不失其道义的独立人格的体现。《论语》还表现了孔子与弟子亲如父子的感情和“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孔子非常喜爱自己的弟子颜回,把他当成自己的知音和道德理想的传人。他曾由衷地赞美“贤哉,回也”。孔子在匡地被围时,颜回走失复归,孔子又惊又喜地说:“吾以汝为死矣!”颜回说:“子在,回何敢死!”两人的言语中饱含热烈而深挚的感情。当颜回不幸早夭,孔子像死了儿子一样悲恸欲绝,捶胸顿足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中的孔子是亲切感人的学者和长者形象。孔子之外,《论语》还塑造了孔门弟子的群像,如子路的率直好勇、颜回的谦恭宽和、子贡的聪敏善言、宰我的率性放达、曾子的审慎拘谨、曾皙的飘逸洒脱等,各具个性,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总之,《论语》字字珠玑,字里行间蕴藏着无尽的智慧,给人启迪。书中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读来让人如沐春风,不忍释卷。(原标题:《论语》的文学性)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安阳日报(2013-11-06)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