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村,鸡鸣鹰洛宛三市,山岭水域境跨长江、淮河及黄河三大水系。有诗云车村:“风吹闲云飘六县,一壶茗茶煮三江”,意思是车村地处三市六县之交汇,三江之脉源,轻风儿既可将小小的一片白云吹散到三市六县,煮一壶香茶竟用的是三条江里的水。车村气候湿润,林草丰茂,风景名胜富集,周边不到50公里的范围内汇聚了白云山、木扎岭、石人山三个四A级旅游景区和伏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龙池墁核心区。
车村镇风情浓郁,恬静而秀美。小镇于盆地中央,翠峰环伺、四围若城;汝水蜿蜒而至,贯通于东西而北;街道两旁之店铺青砖红瓦、绿柳掩映,横竖有致、净洁明快;民风淳朴、好客。
车村厚重的历史文化沉积,则鲜为人晓。
古来车村地位扼要,“为棋劫之势,自昔用兵者所必争也”。隋唐以前,车村于“汝、颍之间,几于无日不战”(《读史方舆纪要》明顾祖禹)。
镇南太和山,得名于汉魏。古时将阴阳会合、天地冲合的元气称作“太和”,汉代道家人物严遵的《老子指归》说:“天地生于太和,太和生于虚冥”。当时的道家指此山元气淋漓,涵藉着无穷生机,太和之气贯通天人,天地赖之以生,人性因之而成,故修真学道之人于此山修炼,“当契太和”,车村因太和山而入籍于史册。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拓跋宏雄韬伟略,几度挥鞭南蛮,军事与怀柔并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南齐“襄阳首雷婆思等十一人率户千余内自徙,求居太和川,诏给廪食”(《北史》唐李延寿),孝文帝置太和城以纳附蛮。太和城亦有因太和山、太和谷而得名之说。
发现车村自考证太和谷、太和山而始。
是日,东方欲晓,笔者一行循车村镇西太和谷(今名静池沟)径行。
太和之水出于太和谷。谷口处有禅玉寺庙遗存,残基颓垣、苍烟落照。寺庙于地坳之中,林木掩映,田地齐整。太和谷水径前而北入汝水。禅玉寺在北魏太和城筑城之时随之兴建,与嵩山少林寺相齐名的伏牛山云岩寺自在禅师曾住持禅玉。初时,禅院内晨钟暮鼓,甄声悠扬,香火兴旺不绝,北魏后期“景侯之乱”始,太和城几经易帜后蒙遭屠城,禅玉寺亦未能幸免;寺再兴,又衰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灭佛法难;唐时终毁于山洪。
入太和谷溯溪而上,两岸青松翠柏、古柳今槐;谷壑远处,深邃幽秘,烟云弥漫;前行则山谷渐窄,“岩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径崎岖,人迹裁交”(《水经注》北魏骊道元)。传说中一金蟾伏峙于东岸亭台,跃然戏水之状。谷两侧之山峦,左青龙,右玉凤,龙凤一双,献瑞呈祥。谷内溪流多高瀑深潭,头道幢瀑布落差百米飞流直下,砯崖转石万壑雷鸣。老鳖潭潭深无底,阴森冰寒。行至日午,骄阳当顶。于倾山荫渚、茂林卧石处小憩,山风袭来,清凉入襟。再行,登古堰石阶至香炉墁。香炉墁因一石形同香炉而得名,香炉三面翠峰环伺,案前玉带,中间地势平坦。因墁又兴香炉寺,建寺年代无考。1640年秋李自成败出商洛,率数百骑入车村,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对寺庙僧侣则催粮纳银,补充军需,凡拒者毁其庙堂。其时,伏牛山七十二墁八十二寺,号称遍地迦蓝,经李自成打击后悉数尽毁,侥幸生存者不过二三。香炉寺庙小和尚瘦,当不堪重负致衰而废。
下香炉墁,出太和谷,天光山色渐开。沿山麓石径千迴百转,又盘旋上行,是处谷壑幽深,丰草茂林。行约2里,太和山突兀惊现,危峰云藏,呈势拔五岳之霸气、卧虎藏龙之灵威。太和山北侧万丈深渊,南面腹地若谷,四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精气升腾,界水而止于鉴湖。有诗赞鉴湖之秋韵:
落阳夕照红枫林,云藏霞掩鉴池新;
湖光山色风景好,小桥叠瀑独钓亭。
太和山前,漫山碧透、芳草萋茂,山花烂漫、流水多情。初抵车村镇望太和,山势巍峨、一峰独秀;径绕至太和山前,则峰分两则,左右并峙,于云遮雾掩、若隐若现间透露出十分霸气。
登太和山顶:群峰倾峙来朝,犹诗仙李白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眼底风云乾坤小,清风吹皱叠峦多;石人山、白云山、龙池墁飘逸云中;苍山泥丸,层林墨染。唐朝大诗人宋之问《自歇马岭到枫香林》,路过太和山登顶览胜时写下
太和亦崔嵬,石扇横闪倏。
细岑互攒倚,浮巘竞奔蹙。
白云遥人怀,青霭近可掬。
徒寻灵异迹,周顾惬心目。
传为太和山诗话佳句。
太和山曲径石梯,苍松劲柏。古时道士们在此炼丹煮石,使长生不老之法。有道行深高者,修炼羽化后得道升天,列入仙班。晋朝葛洪《神仙传》中记载:“尹轨者,字公度。博学五经,天文理气、河洛谶纬,无不精微。年数百岁而颜色美少。后到南阳太和山升仙去矣”。晋朝时太和山属南阳,亦今之河南太和山。明朝时朝廷赐封武当太和山,尹规被窃奉为武当太和神仙。
太和山道教方术“丁叹子”,食之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何为“丁叹子”,谓“五茄地榆与石煮”,可以得神仙.晋朝陶弘景在《真诰》中说:“故尹公度闻孟卓子、董士周,共相与言曰:宁得一把五茄,不用金玉一车。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按此二人是服石得仙也。乃请问用此物之故。久许时乃告之煮石方也。一名丁叹子。子欲得不死,当食丁叹子。公度乃慨然,与同学者及弟子家中数十人,专索市此药,煮石而食之,皆得仙道。晚共相将入南阳太和山中,多好石子故也”。至于喝了“丁叹子”以后能不能长生不老,恐怕只有在太和山修炼的道士们知道。长生不老、得道升天不敢奢望,延年益寿、却病养身倒是有典可据,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书中说“《神仙服食经》云:地榆与五茄煮,服之可神仙。何以得长寿?食石用玉豉。此草雾而不濡,炙其根作饮,如茗气。其汁酿酒,治风痹,补脑”。
历史上太和山神仙迭出,有史料佐证。葛洪(公元284~364年)与尹规同属于一个年代,“投戈释甲,径诣洛阳,欲广寻异书”(《晋书葛洪传》唐令狐德棻)时路过太和山,寻访得尹规事,故将其载入《神仙传》;《水经注》郦道元两百年后“令寻其源流”考察汝水时,亲历太和山考证确为“尹公度之所栖神处也”,栖神处也是死了的地方;宋李昉在《太平御览》中称尹轨于晋惠帝“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在太和山仙去”。其实,尹规在被葛洪神仙化以前,在当地是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腰中带漆竹管数十杖,中皆有药,入口即活。又陆浑山中,患虎为暴,公度使断大木为柱,以印印之,虎即绝迹”。尹规乐施好善,对困厄者“将入山中小屋下,炉火中销鈆洋锡,变成金银。以与之曰:吾念汝贫困,不能营业,故以相与”。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从神话到神仙传》一文中考证神仙是否真实人物时说,“惟此外有刘向的《列仙传》是真的。晋的葛洪又作《神仙传》”,证明葛洪所述之尹规确为真实。
在太和山得神仙而长生不老者,前有东汉阴长生师从马明生于太和山得太清金液神丹之修炼法终成仙人(《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元赵道一);自尹规始,又有弟子山世远修得太和真人(《真诰》晋陶弘景);元延佑年间,太极拳祖师张三丰67岁时来嵩南太和山,遇吕洞宾、郑六龙得金丹大法,明天顺三年英宗赐诰封“通微显化真人”(《明史》清张廷玉)。
众多神仙同出太和,令后来的道士们推崇不已,迷恋长生不老方术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更是深信不疑,他编导出一幕荒诞不经闹剧,险些命丧黄泉。有段正史不载的史实:朱厚熜尊崇道术,常设坛斋醮敬献天神,亦广罗炼丹秘方,以求长生不老。身边的佞幸之臣,对皇上极尽揣摩铺张、投之以喜好。一代奸相严嵩就是写得词藻华丽的青词《景云赋》而博得龙颜,以致官升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权倾朝野。得宠者平步青云,一时间,朝廷内外大小官员人等,莫不挖空心思地写青词、觅秘法以献媚邀宠。礼部给事中陈棐,专程来到太和山,据《嵩县县志》(清)记载:“明都御史陈棐(鄢陵人)赏胜伏牛山,遂购别业于摘星楼,以寄登眺”,摘星楼就是太和山,陈棐千里迢迢从京城跑来,花银子买山置业肯定不是以寄登眺,自当另有所图。考证陈棐其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后官至巡抚都御史,在朝时“集诗文多率笔,奏疏亦多迂论”(《四库总目提要》清乾隆敕编);“舞文墨,甚为狂僭。素善逢君”(《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此人饱读诗书,喜舞文弄墨,尤其善于拍马屁,他知晓太和山得道成仙之术正合圣意,县志所说的览胜也罢,置业也罢,就是没说替皇上寻不死之方,回京后遂向皇上鼓吹云云。嘉靖皇帝信以为真,即差了陈棐的顶头上司礼部尚书顾可学再来太和山。顾可学,原官职参议,“从林下献秘方于世宗,得召入为礼部尚书”(《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是个靠献房中术秘方得宠的主儿,在太和山转了一圈后,又添枝加叶地编撰出太和山石门仙姑之事来,密奏“太和山,其中石門山者,有仙姑不食不衣不寝,能知未来事”,说得皇上心动,钦派巡按御史谷峤带上圣谕礼资迎请仙姑入京,那晓得仙姑神算,不待诏使至,就一把火烧了茅庵,溜之乎也。谷峤自知不好交差,便在当地选召了一些十三四岁的少女进宫敷衍了事,不承想这些小小的宫女闹腾出了惊天动地的宫中事变—“壬寅宫变”来:嘉靖皇帝一心求长生不老,喜好房中之术,方士们告诉他用一种“红铅丸”的秘方既可得长生,又可随意于房中事。“红铅丸”用少女初潮与一些药物合制而成,有壮阳功效。为了催潮,规定小宫女们不得食五谷,只能喝露水吃桑叶。嘉靖皇帝长生与纵欲两不误,服用“红铅丸”后,便将这些少女当成采阴补阳、发泄兽欲的工具,事后为避免丑为外泄乱了祖宗章程,即由太监杀人灭口。“咱们下手了罢!强如死在他手里”,小宫女们横竖都是个死,商议杀死皇帝,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深夜,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用黄绫绳勒住他的脖子,谁知在慌乱之下,宫女们将绳打成了死结,结果只令嘉靖帝吓昏,而未有毙命。几天后,杨金英等十六名宫女被凌迟后枭首示众,皇后方氏借题发挥,诬陷素来嫉妒的端妃曹氏、宁嫔王氏于案有染,赐以悬梁。荒淫昏聩的嘉靖痊愈后如梦方醒,念及端妃好处,称“端妃不会害朕”,自此刻恨于皇后。两年后,后宫失火,嘉靖帝不准太监施救,皇后被烧得面目全非,不久死去。此事件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公元1542年),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壬寅宫变”。家出太和山的小宫女们这一段血泪,朝廷上下所忌讳莫深,正史不载,地方县志更是避犹不及。
太和山与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有关联。传说中,明朝金陵人许仲琳大女儿出嫁时陪出很多嫁妆,到了小女儿出嫁则没了多少嫁妆可陪送,小女甚是不悦。许仲琳答应以一本小说作抵嫁资,于是往洛阳长安等地访渎搜渠。一日路过本地,百姓讲述了许多太和山摘星楼神仙光怪陆离之传闻,遂于次日登山造访。摘星楼山石怪异,云雾缭绕,妖魔鬼怪遍出,因以触动灵感,突发奇思异想。回家后收罗书籍,以移花接木、东拼西凑之法,很快就敷衍成鬼怪小说《封神演义》。《封神演义》名噪于世,小女夫婿亦获利巨丰,成了富户。
太和山史籍与传奇繁多,待日后细考。日头西斜,沿荞麦芽沟下行。两侧谷深壑陡、怪石嶙峋,林木灌丛交荫。沟口处有石门,明沈德符笔下《万历野获编》“仙姑避迹”之处即于此。礼部尚书顾可学编着法儿哄骗嘉靖皇帝的石门仙姑早已不见了踪影,草庵虽焚,石堰石级尚存。
出荞麦芽沟重近车村,车村西南今存太和城遗迹,燧烽台及东南西三围古城墙尚在。太和城,“后魏时筑。其后西魏得其地,置兵为防御之所”(《读史方舆纪要》明顾祖禹)。太和城南依太和山,北傍汝水,方正周六里,呈古代勘舆大家所称“青龙蜿蜒、白虎蹲居”之风水大势。与40~50万年前南召猿人遗址相距甚近,新石器中期时即有原始人部落聚集,《嵩县文化志》“第二期文物保护册”考证,“车村西南台地,为新石器时代的车村遗址”;春秋战国前,为楚国属地 “戎蛮子国”所在;北魏以前,南朝“襄阳蛮酋雷婆思等率其部内徙,居于太和川”(《北史》唐李延寿);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从南朝齐夺得,始筑太和城;后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太和城在东西魏及南北两朝间多次易帜,终毁于兵燹。今太和城墙历经1500年风霜雪雨不倒,城池内外秦砖汉瓦残砾遍地,偶尔能见铜簇铁剑、人马遗骸。隋唐时天下一统,太和城军事地位下降,加之地处荒僻、人烟稀少,城池再未重修。
太和城遗址原来存有“魏城碑记”石刻,碑刻年代不详,记载大致内容为太和城年代纪要,碑体采用汝阳紫珞山汝玉,当地百姓中流传煮汝玉治病祛邪一说,常敲玉石煮汤,文革前仅存碑石残体失踪,有游人问及碑石藏处,当地人戏指腹中,称藏身于人腹。
黄昏时分,夕阳西沉,抵车村镇北汝水。骊道元《水经注》中“既在径见,不容不述”的汝水源出黄柏谷后逦迤而至。昔日“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如今“两岸杨柳清风,嘉禾阡陌”。《诗经·国风·周南·汝坟》云: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讲述一位夫君征战杀伐而去的凄苦妇女,走在汝水河边,忍受着饥肠辘辘,砍伐树上的枝条。唐朝诗人皇甫冉“奉使江表”路过太和山,在落日黄昏之时面对着幽暗冰冷的汝水,提衣过河的惶恐与不安,写下《渡汝水向太和山》
落日事蹇陟,西南投一峰;
诚知秋水浅,但怯无人踪。
的诗篇。
太和巍巍、汝水悠悠,承载着千百年历史的沧桑与沉沦,见证着太和文化的繁华与衰亡。斗转星移,时空变换,车村在环伏牛山旅游中崛起,古老的太和文化将在存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迎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