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钫只能以义赈为主,想方设法调动官方资源。从1942年的救灾到1944年的救灾,两度异地大救灾,张钫所建的“NGO组织”——旅陕河南同乡会及豫灾救济会等,发挥了巨大作用。
专家曾言:“18世纪代议制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开始;19世纪的官僚政治和科层制,则是资产阶级行政管理的成熟;到了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新则是有组织的私人自愿性活动及大量公民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NGO)的兴起。”
受东西方慈善思想共同影响的张钫,接受并充分利用了这种组织系统。
自1938年张钫至西安,他就成立旅陕河南同乡会(以下简称同乡会)及豫灾救济会。到了1942年,这两个NGO,作用日益凸现。
张钫之子张广武曾长期居住西安,他撰文回忆:“当年河南难民一到西安,先由旅陕河南同乡会接待,安排吃住,再研究怎么安置。同乡会资金,一部分来源于盐店街等河南人开的银号捐资,一部分来自香玉剧社等几个河南剧团戏票收入。同乡会安置了大量逃陕难民。就连难民回河南,也要同乡会开具路证。这个路证连敌占区都能够通行无阻。”
河南灾民大量入陕,陕西曾设法阻滞,《1942》电影中并无夸张。“但回去就是个死”。
为保证难民留下来活下去,张钫建议就地安置,认为“增陕之繁荣,减豫省之艰困,一举数得。待救济者不过数十万人,统筹施救尚非甚难”。这是灾情初起,以后待救济者数字大增,张钫始有移民之措。
就地安置,仍然要筹钱。
据《河南省文史资料》记载,张钫开始给豫陕名流发请帖,来张钫公馆。张钫率先将自己汉中水田四十顷变卖,并从陕西周至县自家庄地调粮万余斤。大家也踊跃捐资捐粮。这笔钱粮,张钫设了两个难民收容所,一在西安城东韩信寨附近,一在西安北关红庙坡砖瓦窑场。
张金星,渑池人,到西安投奔张钫,被安排在北关砖瓦窑场河南难民收容所担任遣送难民联络委员,他撰文记述:“灾民先登记姓名籍贯,编成组织(有队和小组),安排临时住处。有病的安排医院给他们看病。钟鼓楼附近还办有难民学校,我们村王三庭就在那儿上过学。发给灾民的口粮是玉米,标准是大口(12岁以上)每天每人1斤,小口(12岁以下)6两,每隔5天发放一次。隔几天,工作人员还来问候和安慰。每月张钫还要去收容所看望一下。”
进收容所的多半是老弱妇孺,还有些是“工商者”,张钫建议政府,“工商者以小本贷款方式贷给其款项,藉树始基”,让其自救。
至于从西安逃往陕境各县的灾民,由豫灾救济会与当地政府交涉,就地安置。与甘肃、陕西两省政府联系,洽商移民问题;对外交涉信件,除用豫灾救济会名义发出外,大部分以张钫私人名义发出。
逃西安的灾民,死者时有所闻,张钫出资在西安郊区购地三四亩,作为“义地”。
吁请政府组织灾民垦荒
同乡会及豫灾救济会,牵头办的更大的事,还是移民。
自1929年河南大旱灾移民东北开始,张钫一直未停止移民的探索与实践。
1940年,针对黄泛区灾民,张钫等人提出《黄河决口被灾难民急应广筹移垦提案》,提出“黄灾难民必须大举移垦”。
原因是黄灾移民与普通难民不同:“普通战地难民不过临时逃难性质,人人有国难解除后重返故乡之思想,且分子多属学商各界及稍有资产之家,向不亲习农作。黄难灾民则与此相反,舍耕田外无他生活能力,国家对此受特殊灾害之民众,实有为筹永久生计之责,虽不能于咄嗟间全数安插,惟救人救彻。对于黄灾难民之救济舍移垦外,无他办法。”
如何开展黄灾难民移垦?张钫提出了六条具体意见。
1941年3月24日,张钫等13人再次提交《为黄灾惨重,请政府查照本会第六次决议救济黄灾办法,迅即施行,以救灾黎而利抗战案》,提案被政府通过。
1942年,张钫又通过同乡会、豫灾救济会组织,在西安成立“移民处”,开办“西北移民垦干班”,组织灾民去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垦荒自救。
为顺利移民,张钫于1942年9月9日向国民政府呈报《为移置豫省灾民五万人,共需三千万元,祈迅予拟发并条陈七事由》,提出七条具体移垦办法,移民地点为河西、宁夏。
第二天,张钫又向蒋介石呈报《移垦河西方案》,他再度强调:“移垦河西出自钧旨,为国家万世计,为建国根本计,请定为永久国策……”
诸多方案提案,引起蒋介石高度重视,他于1942年9月21日和9月28日,先后两次以快邮电稿予行政副院长孔祥熙。电文一:“……查此事于赈救豫灾、开发西北均关重要,最好由农林部于甘省府负责主持为宜。”电文二:“……西北移民问题,备着手之处似莫如宁夏为最宜……若以救济豫灾之资充作移民之费,就逃荒难民加以组织,移往宁夏,似属一举两得……查西北移垦问题迭经本月二十一、二十二日先后手函核办,并据张副院长钫条陈转达各在案,希即并案核办为盼。”
移民西北者,当是个较庞大数字。张金星回忆:“北关砖瓦窑场收容所一共向西北遣送难民八九批,1000多人。”
据张广武回忆:“抗战八年间,同乡会在西北五省共计妥善安置河南难民120万余人。”
至今,甘肃酒泉、张掖一带,还有两个“河南村”。谈及来历,村民道:“河南张伯英给我们迁来的。”【原标题:“张钫的救赎——一个河南人和三次大豫灾”系列三 捐出自家钱粮救济家乡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