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洛仓遗址场馆内部
□记者段伟朵文李斐斐摄影
本报讯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首批申遗点,从今年3月份起,回洛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正式启动。目前,保护展示工程的主体建筑基本完工。22日,大河报记者来到现场进行体验。
保护房基本完工,可“凌空”12米看仓窖
22日上午,记者来到洛阳市瀍河区小李村附近的回洛仓遗址,入口处醒目位置竖着一块大石,上面刻着“中国大运河回洛仓遗址”。整个遗址保护区的东南侧已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遗址保护区西北角是回洛仓遗址的主体建筑——一座外观大气的保护房,保护房墙壁4.5米以下均铺设一层由金属网固定的石头墙。据洛阳市文物管理局负责现场施工的雷正宇介绍,这个石头墙是为了与遗址区整体风格协调。
走进保护房,迎面的被不同程度发掘的4个仓窖的周围都铺设有木栈道和围栏,其中,一个完全发掘的仓窖直径约10米,深约7米。为了使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仓窖全貌,保护房中央还设置了一条高5.1米的空中参观廊道。
廊道的两侧为玻璃地面,站在玻璃上往下看,巨大的粮仓仿佛可以“踩”在脚下,廊道与仓窖底部大约有12米落差,仿佛凌空站在4层楼上,视野开阔又有几分“惊险”。
“廊道地面采用的是3层钢化玻璃,安全性有保障。”雷正宇介绍说,目前,保护房已基本完工,只剩部分栏杆需要安装。
深藏地底的仓窖,用环形灌木标识
“根据规划设计,我们采取地面标识的办法对深埋地底的仓窖进行展示。”雷正宇介绍说,目前,近百个仓窖遗址地面上已种植了环形的绿色灌木,每个仓窖之间的地面采用灰白色碎石铺设,一则不破坏遗址地面原貌,二则可以防止裸土飞扬,防止雨后地面泥泞难行。“遗址公园的保护展示,应本着不破坏原貌的原则,越原始越好。”雷正宇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用于对深埋地底的仓窖位置进行标识而栽植的环形标识灌木直径约10米,郁郁葱葱,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甚是壮观。
仓窖约700座,工程仅展示部分
回洛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展示的百余个仓窖,并不是整个仓城的全貌。
根据考古工作人员多年的考古钻探和发掘,回洛仓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分为管理区、仓窖区、道路和漕渠几部分。其中,仓窖区可分为仓东区和仓西区两个独立部分,分别位于仓城的东西两侧,布局基本相同,均由呈“十”字形的道路分割成4个仓窖区,东西成排、南北成列,行距一般为10米。目前已钻探出仓窖220座,根据仓窖分布规律推算,整个仓窖数量在700座左右。目前展示的只是仓东区的部分仓窖。
回洛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已接近尾声,主体建筑已完工,剩余工作有游客服务中心装修、设置标识牌、整理环境等。
相关链接
回洛仓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外的东北部,据史料记载,隋炀帝迁都洛阳的同时,在洛阳城北修建了隋朝大型国家粮仓回洛仓,这是大运河沿线重要的粮仓遗址,也是洛阳为枢纽的隋唐大运河的实物力证之一。2004年文物工作者在配合一厂区建设中,发现了这处著名粮仓。(原标题:洛阳回洛仓遗址保护房基本完工 将可“凌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