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当代洛阳 >> 展示我家乡 >> 浏览洛阳

周山村走笔

2015/3/25 16:49:58 点击数: 【字体:


    (偃师网  李雅洁 讯) 在偃师市邙岭镇,有这样一个奇妙地方:田间瓜果飘香,村里绿意盎然,村民勤劳朴实,人美、景美、生活美。在这里,7个村民组的近千村民,以勤劳汗水成就了朴实淳厚的民风、干净清新的空气、田园风光的恬然与惬意……
   
    这就是偃师市毗邻黄河岸边的邙岭镇美丽乡村——周山村!
 
    勤恳恳 周山人

 
    蓝天白云,平坦的道路,绿树鲜花、蔬菜大棚、各类瓜果与白墙红瓦的民居相映成趣。只是一路走来,没见到一个村民,各家门前也没有闲聊、打牌之人,整个村庄显得格外恬静。
       
    穿过花坛,走进周山村支部大院,见到周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周光宇,个子不高,黑黝黝的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
       
     “这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忙着呢!” 在周山村,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人描绘的恬淡画卷在这个小村落里日日上演。
       
    一大早,周山村村民们吃过早饭,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手拿镢头,肩挑扁担,挽起的裤脚沾满了清晨的露珠,却不影响他们起早劳作的好精神。
       
    “俺们村的村民独有特征——黑,你看我就知道了。”周光宇笑着说。
       
    在周山村,每年从2月份开始,村民种上西瓜,7至8月上市,整地后跟着种大葱和胡萝卜,10月底上市,随后土地上沼肥,休整到来年2月,后来村里引进了葡萄,村民基本上全年都在地里忙,冬天不怕冷,夏季头顶烈日。
       
    临近中午,在周山村的街道上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女扛着锄头,一排排有说有笑地往家走,像一队凯旋而归的英雄。村民说起村里以前在生产队里是钟敲烂人不见、稀稀拉拉不想干,上工如拉线,下工如放箭,干活积极性不高;而现在的周山村里是另一番场景:钟不响人到场,一个更比一个强。
       
    由于周山村人口本来就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又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村里的就剩下老弱妇孺了。村里就自发组织“互助组”,不管谁家需要种菜或收菜,只要打声招呼,村里没事的人就会自发过去帮忙,不要任何报酬,互帮互助,邻里和睦,大家都很亲。这成了周山村互助式农业发展的新风尚。
       
     “村里啥事都没有,风气好,治安自然就稳定。”周山村警务室民警说。
 
      田地旱 瓜果甜
 
    经常听人说买西瓜要买周山瓜,今天终于见到了周山瓜地和种瓜人。
         
    因为地形,周山瓜几乎全是旱地瓜,长在缺水的地方,饱受干旱热炙,皮薄、瓤甜,易碎,刀尖才一点,“砰”一声响,瓜已崩裂,露出红瓤。周山西瓜在偃师西瓜市场成了响亮的招牌。
       
    据介绍,周山村今年种植西瓜面积超过300亩。周山瓜美名只在偃师一邑,就像周山人一样,淳朴天然。
       
    周山瓜甜,固然与一方水土有关,但也更与农业技术管理分不开。周山村瓜农经常主动邀请市农业局农技中心专家到村里授课,到瓜田里“问诊”,还利用农闲季节组织群众外出多次学习种植经验。周山瓜甜,一份心血一份汗水。
       
    周山村有效耕地面积仅有1150亩,荒山荒沟300余亩。以前,该村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地块小而分散,道路崎岖,耕作困难,经常受干旱影响而耕不保收,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如今,周山村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打深井、买井泵、建自来水池,并更换提水管道1000米,扩大水浇地面积400余亩,有效解决群众吃水及种养殖用水。推进周山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引导群众进行适宜农作物的规模种植,目前,周山1100亩耕地种植红萝卜300亩、大葱300亩,苹果、葡萄200亩,由于实行规模种植,村民并不觉这些经济作物有技术难度,而且农田管理成本也显著下降,加上其他经济作物,使周山成为邙岭镇首个“无粮村”,村民年人均种植业收入超过2000元。
       
    “我们这边都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种粮食的非常少,种粮食够吃就行,所以基本上看到的都是菜地。”

      循环农业 好生活
 
       “以前到处废弃、没地方堆积的牲畜粪便,现在转化成了沼气,沼液是好肥料,可以定期还田。”忙完农活,村民周全思回到家里,一拧灶台打着火,一会儿工夫就把午饭做好了。“用沼气比烧煤球省事省钱还很省心。”他说。
     
    目前,周山村有25个养殖场产生的牲畜粪肥,为已建成200多座沼气池供给着沼气原料,每月的原料花费4元,这些沼气池使全村90%以上家庭用上了清洁的绿色循环能源。
       
    周山村以蔬菜水果种植为主,村里成立的保洁队伍,定期清理废果叶育肥回田,实现农业垃圾的生态循环,既美化了环境,又产出了绿色肥料;投资10万元修建村内排污渠2000多米,做到了污水有处排、垃圾有人清。
       
    村里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墙壁粉刷得洁白,街道两旁建起了花池,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全部硬化,村内绿意渐浓,绿地面积达400平方米,栽植树木2000多株;村道两旁晚上也明亮起来,100余盏路灯照亮了村庄的夜晚;投资20万元建成的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丰富了周山村人精神文化生活,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健康、文明的娱乐环境。
       
    全村人均收入提升,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周山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洛阳市“循环农业”示范村、“关心下一代”先进村、偃师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等称号。
       
    在周山村无公害蔬菜田间,一位菜农正辛勤地劳作着。周山村大片绿油油的菜田,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偃师网(2014-09-0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