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洛阳

范仲淹戍边卫国的战略文化智慧

2014/12/8 9:53:20 点击数: 【字体:

范仲淹戍边卫国的战略文化智慧
  范仲淹雕像 孙家彬作
 
    编者按

    中国古人有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叫做“涵咏”,意思是只有对一部作品反复体味,不断揣摩,才能真正读懂。就像我们面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要真正把握其中深意,就有必要将目光拉回千年前的那段历史,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一种人生的左冲右突与一段历史的悲欢离合。
 
    是的,范仲淹不仅留给我们一部千古名篇,还有更多的智慧与风骨。我们这里看到的关于范仲淹戍边卫国的实践和思想,不仅让我们丰富了对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了范仲淹,更加理解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政治抱负。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从政40余年,担任过知州、都转运使、经略安抚诏讨使、副枢密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重要官职。他在担任军职期间,为提高北宋军队的战斗力,积极参加战争实践和军事活动,为北宋强军固边建立了卓越功绩。
 
    善于担当 审时度势
 
    宋夏战争初期,宋军不断失利,北宋西北边境战云密布,军心不定,国家岌岌可危。西夏首领赵元昊剽悍傲慢又野心勃勃,继位不久便陈兵十万,不断进军北宋,凉州、瓜州、肃州等边城不堪一击、土崩瓦解……
 
    宋军的惨败让朝廷十分震惊,仁宗皇帝大怒,几次换统帅均无济于事,险情无法扭转。以文御武的祖宗家法,让仁宗拥有150万官兵的军队屡战屡败。这时,仁宗采纳了宰相吕夷简的意见,让范仲淹官复原职,拜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范仲淹,到任不久便从西安北上延州一线。在延州,他看到满目凄凉的战争疮痍,看到缺乏训练又毫无斗志的将士,尤其是官兵不识、国防瘫痪的制度弊端,内心深处焦急不安。他最担心的是朝廷内意见分歧。一派主战,一派主和,仁宗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这对边防形势极为不利。范仲淹到延州后,先视察了边防,分析了宋夏两方的情况。他认为宋军数量虽多,但外强中干,缺乏战斗力,而且山路崎岖狭窄,车辆难行,辎重运输困难,一时难以抵御骁勇剽悍来势凶猛的西夏军,一旦轻举妄动,必遭惨败。权宜之计,只有对内修固边城,精练士兵;对外坚壁清野、多修城堡、封锁交通,以挫败敌方锐气,然后等待时机,巧取制胜。他认为只要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多则两三年,西夏必然不战而溃。
 
    范仲淹的积极防御、伺机反击的战略主张,却被一部分主战派评价为怯懦无能的表现。年轻气盛的韩琦,极力主张进攻决战。急于求成的仁宗皇帝,顺势采纳了韩琦等人的主张。于是,庆历元年(1041年)初,韩琦调集了所辖全军人马出击,赵元昊则仅用一部分将士迎战。交战不久,西夏军佯败而逃,韩琦率全部人马乘胜而追,结果被诱入到西夏军在好水川设下的包围圈内。一场恶战,宋军伤亡6000余人,韩琦被迫率残兵败将撤退。返回的路上,阵亡士兵的家属拦路痛哭,使韩琦惭愧不已,伤感地流下了眼泪。
 
    好水川的惨败,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教训了韩琦和朝廷主战派,也教训了仁宗皇帝,盲目进攻的主张被放弃。实践证明范仲淹稳健的战略主张的现实性正确性,仁宗开始采纳了范仲淹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战之必胜的战略思想。
 
    范仲淹以延州为管道,启动和平谈判程式,因元昊书信中有侮辱朝廷之语,为不使皇帝受辱,于是焚烧了来信,另写副本上报朝廷,并及时复书西夏。范仲淹的这种苦心体现其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尽管触犯了“人臣无外交”之天条被贬职,但这种以国事为重、军事与外交手段双管齐下的虑深思远,较之那些无视国力军力总想硬拼的主战派,成熟许多高明许多。
 
    善于改革 运筹帷幄
 
    在延州前线,范仲淹与韩琦同心协力互相配合,大胆改革。首先整顿改编了延州的军队编制,淘汰老弱残兵,强化精兵强将。军纪严谨,赏罚严明,对有功者奖,有罪者罚,罪大恶极和克扣军饷的贪污官吏,一经查实,当众斩首。这样一来边防官兵人人心悦诚服。不久,范仲淹等统帅训练出了一支勇猛善战、纪律严明的作战劲旅。军队练好了,边防巩固了。
 
    范仲淹创造性地提出了议攻与议守二策。所谓“议攻”,就是浅攻,攻其近,集中优势兵力,拔其要寨,战其地后再修城寨,然后守以士兵,步步为营。“议守”就是在分析敌我双边实力态势基础上,采用《孙子兵法》之“分建诸侯”之策,仿效隋唐屯田之法,“因置营田,据亩定课,兵获余羡,中粜于官,人乐其勤,公收其利”。攻与守的总体策略就是“用攻,则宜进其近,而兵势不危;用守,则必图其久,而民力不溃”。不仅如此,还对西夏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之后,范仲淹便开始寻找战机,突袭制胜,很快收复了灵州、夏州等重要边城。
 
    一边巩固边防城堡,一边强化军队素质。与此同时,范仲淹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做好边境少数民族的工作。维护边境少数民族的利益,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保障他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争取边境少数民族对宋朝的信赖和拥护。范仲淹亲自看访或接见少数民族酋长,和他们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分给他们土地、粮食和生产工具,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并对一切有功人员给予奖励。酋长和边境少数民族,人人心悦诚服。不久,羌族部落纷纷前来归顺宋朝。这样一来,西夏越来越被孤立,北宋边防越来越巩固。
 
    范仲淹通过采取不同对策,区别对待羌族“熟户”与“生户”,恩威并施,安抚笼络,取得了实效。对于一向归顺宋廷的“熟户”,乘借修筑堡寨之机给予安抚与慰劳,让其守边御敌。对这一措施的功效,苏轼有文曰:“宝元庆历中,赵元昊反,屯兵四十余万,招刺宣毅、保捷二十五万人,皆不得其用,卒无战功。范仲淹、刘沪、种世衡等,专务整辑蕃、汉熟户弓箭手,所以封殖其家,砥砺其人非一道。藩篱即成,贼来无所得,故元昊复臣。”对所谓“生户”,范仲淹则多方给以招纳与争取,以分化瓦解敌国。对于陕西泾原路与西夏关系密切的明珠、灭藏、康奴三大部落,采取“北取细腰、葫芦众泉为保障,以断贼路”,首先从地理上切断了他们与西夏的联系,然后再派人予以收编。此后,环庆路内的六百多个部落的羌民大都为宋所用,使当地的民族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当时,边境上流传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民谣。一贯骄横狂妄、不听劝告的赵元昊并不死心,他几次率部来犯,都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军事屡遭战败,粮食日渐紧缺,物资来源枯竭,西夏的国力逐渐消耗殆尽,迫使赵元昊不得不向宋朝求和。
 
    范仲淹的战略思想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伤亡,减少了大批物资消耗,团结了少数民族关系,因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西北边境战云密布的紧张局面缓和了下来……
 
    善于用才 深谋远虑
 
    御夏用兵,范仲淹胸有成竹。他遵照“兵者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古训,一贯反对穷兵黩武的战争。为了持久的国泰民安,他制定了“筑城”与“营田”的军事策略。
 
    先筑青涧城,再筑大顺城。为了迅速把城筑好,范仲淹事先秘密做好一切准备,然后派他年仅19岁的长子范纯佑和一名归顺的番将,先去攻占马铺寨,随即快速运来砖石,立即秘密筑城,10余天的工夫城就筑好了。赵元昊得到消息非常恼火,立即布置兵力,派遣3万西夏军前来争夺。范仲淹亲自督战,当战斗正处激烈时刻,西夏军突然败退,范仲淹下令切勿追赶,收兵回城,始终没有中敌人的诱兵之计。
 
    范仲淹受命抗夏时,一贯知人善任、荐拔良将,起用大批人才,像种世衡、狄青、张亢、王信、范全等有勇有谋之士,都是熟悉边境地理、了解边境少数民族情况又深得边民之心的人才,委以重任后凭借其智慧和才能,在御夏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庆历元年(1041年),范仲淹两次上奏朝廷,调种世衡知环州,最后朝廷答应了奏请。种世衡在修建和管理青涧城时,宽待保护羌人,深得羌民之心,在羌族百姓中享有很高威望。种世衡知环州后,不负众望,深入调查,特别是深入到羌族内部,宣抚朝廷恩意,身体力行,以心交心,团结羌人,取得羌人的信任,共同抵御西夏侵扰。
 
    营田和筑城是范仲淹抗御西夏入侵、巩固宋朝边防战略方针重要组成部分。边境城堡的防守,采取轮流值勤的办法。士兵不训练值勤时,一律回家种地,发给口粮,每人还可以分到赋田80亩,自己能备马的,另外多分赋田40亩。轮到值勤时,官方发给兵器,成为强人弓手。守城士兵都受到了很好的训练,又得到优厚的待遇,因而他们守卫边城,防御西夏都很卖力。营田的推行,不但加强了边城的防守实力,团结了边境少数民族,安定了民心。
 
    范仲淹深谋远虑,在全力对付西夏的同时,对辽也“安不忘危”。范仲淹深知“羌戎素诈,边鄙多虞”,是他对辽夏本质的基本了解。“西北二方,复相交搆”,夹困中国,是他对辽夏外交政策的准确估计。因此,即使在议和过程中,也应“建御悍之谋,以待二虏,不必求二虏真伪之情”。除此之外,他提出营修西京洛阳的主张,惟“外亦设险,十四夷不敢生心”。又连上二札,乞修京城,可沮北敌(辽)“南牧之志”。东西京城修缮完固,可“表里山河,接应东京之事势,连属关陕之形胜。又河阳据大川之险,当河朔、河东之会要,为西洛之北门;又长安自古兴王之都,天下胜地,皆愿朝廷留意”。
 
    范仲淹秉承宋太祖的遗愿,充分利用山川、地形的条件,加大对京城的防卫,构筑有纵深度的立体防御体系。不幸的是,鼠目寸光的皇帝未能采纳这些极具远见和战略目光的建议。北宋末,金兵铁骑,分二路南下,长驱直入,失去犄角相援的城防优势,赵宋政权演出了一幕国破家亡、玉石俱焚的历史悲剧。北宋灭亡的深层原因很复杂,但重要城池的不设防无疑是军事失败的因素之一。作者:范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解放军报(2014-07-19)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李贺诗歌的赋体渊源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